10月24日,我在立法會大會上,就「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議案發言。
主席,首先感謝尚海龍議員提出協助新來港人士融入香港的議案,並感謝各位議員提出的建議。以下,我將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分享一些真實經驗。
事實上,與過往的優才和專才計劃不同,透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入境人士並不需要擁有一份職業就能來香港。因此,來港人士不一定能留下或融入社會,也未必適合留在香港。很多來港人士其實都是碰碰運氣。舉幾個例子:我曾經幫助一位在羅馬一所名校就讀意大利文學但丁「神曲」博士的女士。我認為她找工作並不容易,但因為她的意大利文非常好,我便建議她到意大利商會工作。另一位來自復旦大學,有投資銀行經驗人士告訴我,他僅用一天就拿到了入境證並來到了香港。比拿到雙程證速度還快。他還計劃在香港購置高檔物業,如羅便臣道的住宅。我認為這類人士會留港投資、經商。
此外,還有一位來自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的優才生從深圳來港,他在入境處領取臨時身份證後,由於尚未決定選擇什麼工作,很快就回深圳了。還有一些人士認為香港最大的吸引力是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讀書。由於每間國際學校都有自己的管製架構,要求國際學校讓新來港人士優先入學確有難度。目前,除了英基等傳統國際學校,香港還有許多其他私人的國際學校,如Wycombe Abbey School Hong Kong、Malvern College Hong Kong、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等。
這些人士還提到,他們會自行申請一些自資大學的學士學位,以學生身份留港。我同意特首提到要「多多益善」,並不論國籍、宗教信仰等,對放寬人才入境計劃表示歡迎。然而,我認為對他們的幫助應該是有限度的。優才不需要保姆式的幫忙,過往的例子也證明了這一點。還記得過去有許多人才是通過游泳或爬山來港,憑藉自己的努力適應香港這個社會,並獲得成功。
我相信各位議員也會收到很多個案。雖然應該幫助他們,但必須有實際和合理的期望。我不認為每個入境人士都會扎根香港,但歡迎他們扎根,並給予他們一些機會尋找合適的崗位和生活方式。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要做保姆提供全方位服務,這可能會引起本地畢業生的不滿,抱怨政府不幫助他們找工作和住所。我不贊成這種過於依賴政府的心態。
主席,我僅此發言,希望各位議員對於協助新來港人士定居香港有合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