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黨組織架構
日期︰2017 年 5 月 4 日
新民黨組織架構
1. 中央委員會(中委會)
中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出,負責整體管理新民黨工作及討論黨的政策方針,並為黨制定及貫徹落實有關政策。中委會獲授權任命成立小組委員會,並監察其表現。中委會亦可委任秘書處成員。中委會以兩年為一任,約兩個月便會開會一次,讓中委知道黨的最新發展與方向。同時,各中委成員亦會專責協助黨內不同的範疇的發展,加強新民黨在各方面的網絡。
中央委員會名單
主席: 葉劉淑儀
常務副主席: 黎棟國
副主席: 潘國山、容海恩
執行委員:
陳家珮(義務司庫)、甘文鋒(義務秘書)
譚榮邦、周國泉、曾向群、余衍深、
黃復華、陳永良、羅卓堅、周卓然(青委會主席)
委員:
梁家輝、羅志光、盧騰光、盧曉楓、
石榮基、施中安、蘇炤成、何敬康、
鄧祐才、李梓敬、唐學良、陳鎮洪、
王政芝、陳敏娟、黃仲翹、趙麗娟、
王家揚、何志誠、王錦彪、顧梓昆、
楊東、龔俊龍、葉慶寧、郭浩景、
詹美清、林梓鴻、劉文杰
2. 執行委員會(執委會)
執委會負責管理新民黨的日常工作。執委會成員每週都會出席核心小組會議,除討論對政府的政策回應外,亦會討論新民黨的地區事務及宣傳活動、選舉事務及黨內行政等。
3. 黨籍委員會
黨籍委員會成員每一至兩個月會見黨員申請一次,了解新民黨的加入原因及背景。同時亦會安排黨員參與籌備及策劃的工作,如黨員聚會、周年晚會宴、周年大會、地區活動等,使他們有機會了解黨內的運作,亦能與其他黨員互相溝通,建立關係及團隊精神。
4. 紀律委員會(紀委會)
紀委會負責跟進對黨內成員違規的投訴,並按有關投訴的情節進行處分,包括譴責及開除黨籍。委員會在有需要時才會召開會議。
5. 青年委員會(青委會)
新民黨於2011年8月成立新民黨青年委員會,黨內十八至三十五歲的黨員均自動成為「年青黨員」。成立青年委員會的目的是為年青人提供議政平台,希望培育更多有志之士投身政治。委員會由眾多青年黨員選出委員負責會內的工作。長遠來說,我們希望透過青年委員會,加強新民黨的凝聚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合適的政治人才,成為黨發展的支柱和未來的政治接班人。
青年委員會每月進行例會,商討不同的活動進度,亦舉辦青年專題小組,為青年黨員提供發表意見及訓練議政論政的平台。同時每年亦會舉辦青年黨員訓練營,加強黨員對社會政策的觸角。
6. 新民黨秘書處
新民黨秘書處為中委會、執委會及多個不同的委員會和工作小組提供後勤支援,當中包括財政事宜、政策研究、招收黨員、社區服務、選舉工程、聯絡及處理投訴等。
|
|
西方傳媒公信力成疑
文章
立法會近日正全力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工作繁重,截稿時,草案委員會已連續加開六天全日會議(3月8日至13日)。審議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西方傳媒廣泛報導,但是部分傳媒的報導立場或取材則非常偏頗,而且涉及不實信息,接近無中生有,描黑《草案》,詆譭香港 。
例如美國《彭博》(Bloomberg)在3月6日推出「HK says Telegram should be prohibited in Article 23 proposal」及「HK says Signal should be prohibited in Article 23 proposal」兩條標題,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隨即在同日立法會聯席會議上澄清:「可斬釘截鐵地說絕無任何意圖禁制任何社交媒體」,特區政府亦發聲明讉責,指「錯誤報道產生誤解和恐慌」。《彭博》更新標題為「HK public’s views on Article 23 suggest Telegram ban」及「HK public’s views on Article 23 suggest Signal ban」。
另一個例子是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於3月12日刊登題為「Hongkongers to be jailed for keeping old newspapers」的文章,內容直指港人若收藏《蘋果日報》會被監禁。特區政府再發聲明讉責,指「報道極具誤導性,標題也完全錯誤」。
這些西方傳媒具世界性影響力,吹捧新聞自由為核心價值,以嚴謹、公正、公信力強的報導著稱。然而,正正就是這些西方傳媒,時有刊登針對中國和香港的不實報導,累積損害中國和香港的形象。別看輕這些不實新聞標題及報導,即使曇花一現也會構成傷害,可能影響股市樓市,也會影響西方社會對香港的觀感,甚至引起恐慌,後果可以很嚴重。正如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在3月6日立法會聯席會議指出,上述《彭博》標題一出,她便收到迪拜友人查詢,也收到有人說不讓子女來香港了。
傳媒被譽為社會的「第四權」(The Fourth Estate),本應以最嚴謹、專業、客觀、持平的態度作出報導,然而,當有傳媒機構受到政治因素影响而偏離這些黃金法則,屢屢作出不實、誤導、無中生有的報導,其公信力將大打折扣。
猶幸近期特區政府的反應相當快,能做到快速澄清及反駁,減低負面影響。事實上,在大是大非前,反駁必須「快、靚、正」。特區政府一向尊重傳媒的專業性,惟西方傳媒屢屢作出別有用心、損害香港的不實報導,讓人非常失望。期望特區政府繼續做好反駁工作之餘,也要加強與西方傳媒的溝通,務求使他們作出客觀、持平的報導。
|
|
The West's attacks on Article 23 legislation reflect its double standards
文章
In a decisive move to bolster 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tection regime in Hong Kong,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as taken a significant step forward with the formal gazetting of the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Bill on Friday. This legislative proposal, mandated by Article 23 of the Basic Law, swiftly proceeded through its first and second reading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after its introduction on Friday, signifying the commencement of this crucial legislative work.
The draft bill of this ordinance h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ritical opinions of the public collected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nsultation period, aligning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legisl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law will effectively prevent, stop and penalize activities that endanger national security while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residents. To fulfill its constitutional responsibilities, Hong Kong needs to expedite this legislative process and plug the gaps in national security risks without delay.
Article 23 of the Basic Law clearly states that the HKSAR shall enact laws on its own to prohibit any act of treason, secession, sedition, subversion against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r the theft of State secrets. This provision outlines the constitutional duty of Hong Kong to legislate on national security — a responsibility that cannot be shirked. Over the past 26 years,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is legislation has not been realized. The painful experiences of the 2019-20 unrest and the Hong Kong version of the “color revolution” have highlighted the horrific consequences of the absence of such legislation, which brought grave national security risks and pose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everyday lives of Hong Kong residents. The current HKSAR government’s orderly progress in legislative work, reaching a new milestone, is a development that the majority of Hong Kong residents fervently wish for.
The enactment of national security laws is an international norm. Yet Western politicians like former Hong Kong governor Chris Patten and British Foreign Secretary David Cameron have continually vilified the Article 23 legislation, claiming that it lacks safeguards for human rights and freedoms. However, during the public consultation period, the HKSAR government clearly stated that one of the legislative principles of Article 23 was to respect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 and to legally uphold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Hong Kong residents. The draft bill ultimately addresses significant societal concerns, offering defenses based on public interest, respecting individual rights and freedoms, and upholding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covenants, while also possessing punitive, deterrent and preventive qualities to maintain national security, societal stability and a favorabl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fact, the proposed legislation in Hong Kong is relatively mild compared to foreign statutes. For instance, according to the draft legislation, the highest penalty for treason in Hong Kong is life imprisonment, whi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ingapore, it is the death penalty. Openly declaring the intent to commit treason in Hong Kong carries a maximum sentence of 14 years’ imprisonment, wherea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anada, the punishment is life imprisonment. For espionage, the highest penalty in Hong Kong is 20 years’ imprisonment, while in Australia and the UK, it is life imprisonment, and in the US, it can even attract the death penalty.
Western governments and media outlets have criticized the one-month consultation period for this legislation, calling it short and hasty. Yet, following the Sept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s, the US Congress passed the Patriot Act just 45 days after the attacks, with the whole legislative process taking only three days to finish — a law that granted unprecedented powers to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to safeguard national security. Washington and its allies had no problem with the fact that the US Congress passed the Patriot Act with virtually no debate. Their attacks on the “short” consultation period of the Article 23 legislation reflect the West’s usual double standards.
After the legislation is completed, the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Ordinance is expected to complement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for Hong Kong seamlessly, equipping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th a full set of national security protection mechanisms. Moving forward, Hong Kong society can be fully committed to and focused on boosting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residents’ well-being in a politically stable environment.
|
|
香港盛事多籮籮 / Hong Kong Has Abundant Major Events
文章
承接上文,社會上有聲音指,Taylor Swift不在香港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反映香港沒有足夠吸引力讓國際盛事落戶。我認為上述憂慮低估了香港這個亞洲國際之都的影響力。
事實上,香港每年所舉辦的國際盛事多不勝數,這些活動大多集中於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MICE)領域,普羅市民或者較少留意。撇除早前宣布延期的 DiorFall2024時裝展,單是今年上半年,香港就計劃舉辦86場體育賽事、大型展覽、高峰會議等不同類型的盛事。
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加上交通方便,會展服務業相當發達,每年都會舉行數以百計的會議展覽。例如每年3月和9月舉辦的香港國際珠寶展及香港珠寶首飾展覽會,都是亞洲區罕見的大型珠寶展覽。後者更是全球最大型的珠寶商貿展覽,今年設有約40個主題攤位,預計吸引超過3000個參展商來港。
除此之外,貿易發展局舉辦的香港玩具展亦是會展業的年度盛事之一。香港的玩具出口商現時主要為海外玩具品牌提供外判生產業務,向來以供應優質玩具見稱。得益於此,香港玩具展每年都吸引上千個參展商自全球各地慕名而來,尋找商機,是亞洲最大規模的玩具展之一。
香港今年亦爭取到多個具影響力的國際級盛事,包括首度來港舉辦的國際級高爾夫球賽LIV Golf以及國際潮流盛事 ComplexCon。
LIVGolf獲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贊助,總獎金折合約1.95億港元,是香港史上最高獎金的大賽之一。據報道,過去一周,主辦單位、球手、他們親友以及工作人員等,已預訂超過600間酒店房間,預計對本港酒店餐飲、旅遊業帶來相當高的經濟效益。ComplexCon更是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舉辦,集結超過200名HipHop歌手、潮流藝術家及創作者,預計可吸引超過3萬名旅客來港。
由此可見,香港對盛事主辦商仍然具有相當吸引力,香港亦有能力搞好大型盛事,市民毋須妄自菲薄。
Hong Kong Has Abundant Major Events
Following the previous article, some voices argued that Taylor Swift not holding her world tour concert in Hong Kong reflected the city's insufficient appeal to host international events. I think this concern underestimates Hong Kong's influence as an Asian global city.
In fact, Hong Kong hosts countless international events every year, mostly concentrated in 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es and exhibitions (MICE) sectors, which may receive less attention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Apart from the previously postponed DiorFall2024 fashion show, jus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Hong Kong has planned 86 sporting events, major exhibitions and conferences of various types.
With its geographical advantage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Hong Kong's exhibition services industry is highly developed, hosting hundreds of conferences and exhibitions annually. For example,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ewellery Show in March and September, and the Hong Kong Jewellery and Jade Show are among Asia's largest jewellery exhibitions. The latter is also the world's largest jewellery trade fair, with around 40 thematic pavilions this year, expected to attract over 3,000 exhibitors.
In addition, Hong Kong Toy Fair organized by the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is also a major annual event in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Hong Kong toy exporters currently mainly provide OEM production services to overseas toy brands, known for quality toys. Thanks to this, the Toy Fair attracts thousands of exhib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each year seek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eing one of the largest toy exhibitions in Asia.
This year Hong Kong has also succeeded in attracting many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events, including the debut LIVGolf international elite golf tourna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event ComplexCon.
Hos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non-US location, ComplexCon is expected to attract over 30,000 visitors to the city, featuring more than 200 hip hop artists, fashion icons and creators.
This shows event organizers still view Hong Kong as highly appealing. The city is capable of hosting large-scale events well. Local residents need not underestimate themselves.
|
|
新民黨 全力支持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審議工作
新聞稿,焦點
對於今日(8日)早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經已刊憲及提交立法會大會進行首讀及二讀,新民黨表示歡迎,認為《條例草案》落實了《基本法》、全國人大 「528」決定、以及《香港國安法》的要求,讓香港特別行政區能有效進一步維護國家安全,體現「一國兩制」,保障香港長期穩定。新民黨將全力支持《條例草案》審議工作。
《基本法》第23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以禁止七項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換言之,維護國家安全、為《基本法》第23條自行立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責任,本就責無旁貸。過去二十多年,相關立法工作未竟全功,來到今屆政府,新民黨樂見立法工作有序推進,並且邁向新的里程碑,相信也是廣大香港市民之所願。
新民黨感謝保安局及律政司團隊的努力,甚具魄力地推進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共有212頁,分為九大部分,詳細羅列叛國、叛亂、煽惑離叛、與國家秘密相關的罪行、與間諜活動相關的罪行、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活動、境外干預等等罪行的釋義、執法機制以及量刑等等。新民黨認為《條例草案》在體現普通法原則下,根據本地現行法律規定,以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基本原則,有理有節,難能可貴。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立法會議員、常務副主席黎棟國立法會議員均是今次《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審議小組委員會成員,兩位定當全力以赴,以身為前保安局局長的經驗及知識,履行立法會議員的責任,以最嚴謹的態度,審議條例內容,讓《條例草案》早日通過,讓香港特別行政區能盡快達成其歷史使命。
新民黨另外四位立法會議員,以致全黨上下,均全力支持國家安全條例立法。新民黨相信,立法完成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和《香港國安法》能無縫互補,突顯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戰略意義;今後香港社會務必更安定、更牢固,能全力拼經濟、謀發展。
|
|
新民黨 回應 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
新聞稿,焦點
財政司司長今天(28日)發表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新民黨對於財政司司長接納我們多項建議表示支持及歡迎。面對外圍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經濟下行趨勢難以在短期內逆轉,我們樂見本屆政府第二份《財政預算案》,在庫房財赤下通過財政手段,推出全面措施包括提振投資者及企業對香港市場的信心,推進香港持續高質量發展,值得肯定。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表示:「今天財政司司長公布主題為『堅定信心、抓緊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預算案,我們表示歡迎和支持。該預算案內容相當全面,財政司司長亦接納新民黨多項建議,包括全面『撤辣』,而政府表示會放寬一些按揭的安排,相信對刺激樓市和經濟有正面影響。另一方面,司長表示未來房屋供應穩定,公屋會供應30萬單位,我們認為在房屋供應上包括公屋和私人樓宇,其供應量達標,希望有關措施能盡快幫助有需要的市民『上樓』。」
薪俸稅兩級制 稅率增幅偏低
葉劉淑儀議員表示,政府對於薪俸稅標準稅率調整為兩級制,向首500萬港元的入息淨額(未扣除免稅總額)維持15%稅率,超過500萬港元的部分則調升至16%稅率的措施,增幅十分溫和。她認為「收入超過500萬港元者應可繳交更多稅額,或者增加級制,例如年收入2000萬港元者以不同比例徵收稅項。」
增煙草稅 全面推控煙政策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關注財政司司長提出增加煙草稅。他表示:「增加煙草稅需要配合一系列措施,包括打擊非法走私煙。目前私煙問題充斥本港,市民可以輕易購買私煙。政府必須同步採取其他相應的打擊行動,否則增加煙草稅的效果將會大幅減弱。《財政預算案》指會大力打擊私煙,我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切切實實進行嚴厲執法。」
創科及協助中小企業發展
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支持是次《財政預算案》的多項措施,認為預算案做到「穩中求進」。她樂見預算案對「創新科技」與「人工智能」方面大有著墨。容海恩議員認為,「預算案提到設立生命健康研究院、加強臨床試驗平台等措施,有助提升香港的創科品牌。」
此外,容海恩議員樂見政府推出一系列協助中小企的措施,例如設立「電商易」,以及注資三億元設立企業版「智方便」,讓企業在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時免卻繁瑣流程。這充分體現出政府在推動智慧政府及協助融資方面,可做得更加透徹,亦通過支援中小企業利用電商及科技進行更多轉型。
打亮香港品牌
容海恩議員對政府增撥10.9億進行有關打亮香港品牌措施表示歡迎,感謝接納新民黨建議。她指出新措施以沉浸式深度遊,「以推動單車、直立板、越野跑,針對年輕客群,將有助做好香港的深度遊。」
促請政府調低烈酒稅
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李梓敬議員對《財政預算案》沒有提及調低烈酒稅感失望。他表示,「減免30%酒精濃度的烈酒稅款將有助推動香港成為烈酒拍賣中心,同時配合盛事經濟旅遊發展。」
說好中國故事
李梓敬議員贊同政府推出海外演講贊助計劃,贊助知名學者和業界翹楚出席海外活動,發表演講,加強對外推廣香港。「若被贊助人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相信有助說好『中國故事』。」
支持政府綠色發展 延長電動車首置登記稅
李梓敬議員同樣關注政府延長電動車首置登記稅兩年。他對延長措施表示認同,不過是次寬減只為50萬以下的車輛下調40%,情況並不理想。他指出有關措施會減慢市民換置電動車的步伐,令更換電動車的趨勢放緩。
新民黨執委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則對政府減少「電動車一換一計劃」的資助表示理解。她提及預算案大篇幅提及「未來綠色發展」,對此表示支持。
促請加強支援在職家庭育兒
陳家珮議員讚揚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青年人、長者和婦女的發展。她指出在關顧長者方面,政府將長者院舍照顧券於第二季增至5000張,將照顧到人口老化帶來的需求。
然而,陳家珮議員對政府在支援在職家庭育兒方面的措施感到失望。「政府去年提到要鼓勵生育,但目前目標僅增加900個日間幼兒照顧名額或1200個託管名額。新民黨認為相關名額過少,不足以鼓勵生育。如果我們希望更多年輕夫婦生育,數萬名嬰兒的名額並不足夠。我們促請政府未來能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以支持在職家庭育兒。」
此外,陳家珮議員建議政府考慮將殺校的校舍用於增加育兒名額,以加快增加名額的速度。
推動香港旅遊業
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先生表示,「我們看到這次《財政預算案》投入許多資源以推動香港旅遊業。在振興旅遊業的同時,配合香港今年推行的城市定位,可見政府認為香港仍應以質素取勝。」
新民黨一直非常關心旅遊業的復甦和發展,「在《財政預算案》諮詢時,新民黨建議政府推出酒店折扣優惠券的先導計劃,希望在淡季推出,並提供有上限的資助,希望可以針對來港旅客,在酒店消費方面提供一些優惠。」何議員續說。
「政府這次反而是加徵酒店房租稅 3%,雖可為政府帶來一些收入,並顯示政府對於香港酒店業的價格競爭力仍有信心,但如何避免加稅後市場反應不佳,希望政府能長遠考量香港的競爭力、經濟復甦力,以及對酒店市場和旅遊淡旺季的影響。」
最後,何議員促請當局向業界和市民說明加酒店稅目的,讓業界及市民更加理解。
|
|
新民黨 全力支持特區政府 展開《基本法》23條諮詢工作
新聞稿,焦點
對於特區政府今日(30日)宣布展開《基本法》23條公眾諮詢,新民黨表示歡迎,及將全力支持。
維護國家安全、為《基本法》23條自行立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責任,本就責無旁貸。2003年未能成功立法,讓特區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存在漏洞,亦讓外部勢力及反中亂港分子有機可乘,終引發2014年違法佔中、2019年黑暴等動盪,出現過非常嚴重的破壞國家安全行為,也讓很多香港人一度失去應有的生活自由。2003年距今二十一年,在中央政府為香港訂立《香港國安法》及特區政府的持續努力後,社會已歸平靜,新民黨認為目前是為23條立法的理想時機,同時相信市民充分理解今次立法的必要性,亦樂見今屆特區政府展示其解氣及擔當,將全力配合。
黨主席葉劉淑儀說:「今次的立法建議非常詳細,並且參考了其他國家的國家安全法例,立法建議比我在2002年處理的時候,更加完善。今次新增了一些罪行,例如叛亂罪,美國是有的;破壞行為罪,英國是有的。這些都是因為2019年的黑暴,我們見到很多重要的政府設施遭破壞,同時延續了七、八個月的嚴重暴力行為,當時並非一般的騷亂,而是希望顛覆政府的,因此,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我很認同特區政府新增這些罪行。」
「有其他立法建議是延續以往的內容,例如叛國罪有列明只適用於中國籍人士,豁免外國人,這點是特區政府在2002年諮詢的時候,接受了外國商會的意見。」葉太續道。
另外,新民黨留意到,有傳媒提出可否以公眾利益作辯解。今日會議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已說明,當涉及重大公眾利益而干犯未經授權披露國家機密,是可以考慮以公眾利益作為辯解的。
最後,新民黨認同行政長官李家超所說,立法是「心須做」,而且要「盡快做」,以應對嚴峻的地緣政治風險及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目前特區政府訂定公眾諮詢期由即日起至2月28日,新民黨認為適合。就此,新民黨六位立法會議員、二十六位區議員,聯同全黨上下,將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諮詢工作,全力向市民解說,讓社會清楚了解立法內容,同時讓特區政府理解市民的想法,讓社會對條文達致共識。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將全力以赴,盡責履職,認真審議條例內容,讓香港特別行政區能盡快履行其憲制責任,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
|
【立法會:促請政府加強修訂大廈管理條例後的支援和宣傳工作】
立法會事務
日前我在立法會《2023年建築物管理(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跟進法例修訂後的支援措施,我感謝局方已多次落區聆聽相關人士意見,惟修例加重罰則令不少有意參與大廈管理的業主卻步,我促請政府加強支援和推廣工作,如製作APP或網頁提供條例和案例參考,協助業主了解要求和具體運作,釐清業主、住戶的責任所在,全面支援業主做好管理工作。
我感謝政府回應時重申,條例設有合理辯解條款處理非故意觸犯或因其他因素造成的過失,減輕業主的顧慮,而政府亦設有法團諮詢服務計劃,協助業主處理不懂得應付的法律問題,甚至協助重啟已停止運作的法團,藉此改善大廈管理。此外,政府亦表示將提供訓練課程、講座予法團或相關人士,並更新網站和製作刊物,提供全面資訊做好宣傳工作,對此我亦予以支持。
|
|
何敬康:“擦亮香港旅游品牌”議員議案發言
立法會事務
我在2月21日立法會大會上,就“擦亮香港旅游品牌”議員議案發言:
席,我發言係支持楊永杰議員嘅議案。
近年,唔少地方積極打造旅遊城市,令全球旅遊業競爭越見激烈,香港旅遊業亦面對好大挑戰。過往香港雖有「購物天堂」、「美食天堂」美譽,但如今旅客出外旅遊,主要以收獲同日常生活唔同嘅享受、經歷同體驗為目標,所以香港需要重新打造更具吸引力嘅旅遊品牌,迎合時下遊客需要,先可以成為世界各地遊客首選,擦亮香港旅遊品牌。
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近年成為熱話,加上區內嘅交通網絡日漸完善,我建議政府可以同澳門及內地大灣區各市合作,共同建立及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圈。粵港澳地區擁有嶺南文化特色同鄉土情懷,例如廣州作為嶺南文化嘅首府,江門擁有早喺2007年獲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嘅開平碉樓村落,佛山嘅「魚米之鄉」等,呢啲都係區內嘅旅遊特色,配合香港嘅國際大都會形象、深圳嘅創新科技和現代化,及融和葡式文化嘅澳門,足以構建文化多元旅遊區域,建立粵港澳旅遊品牌。
除咗粵港澳大灣區旅遊圈之外,香港亦要提升自身旅遊賣點。過往我一直建議香港打造成「演唱會之都」,將世界各地歌迷帶嚟香港,建立演唱會訪客群。要樹立「演唱會之都」形象,有政府助力推動就會更好,例如加強與演藝業界溝通同合作,積極邀請不同國際及巨星辦香港站演唱會,並將活動包裝成東南亞以至亞洲地區嘅表演盛事;其次,要訂立詳細工作計劃,包括如何用好即將啟用嘅啟德體育園主場館,打點好場館管理和設備,以及優化紅磡香港體育館等現有表演場館設施,令香港有迅速組織及舉辦演唱會盛事嘅條件同能力。
提到舉辦盛事,我地當然要盡力確保活動順利進行,避免「甩轆」情況。本月初有美職聯球隊來港進行表演賽期間,就曾令入場觀眾大失所望,而該次活動主辦方曾向政府申請資助,打著「M」品牌活動旗號進行宣傳。經過今次教訓後,當局應要防止「M」品牌被「玩爛」,往後加緊做好審批工作,設立完善監管和問責機制,期間持續與主辦單位溝通,充份了解活動嘅工作計劃及相關合約條款、法律文件及帳目明細,確保活動完滿舉行。
最後,我想講下香港嘅景點選擇。近年嚟,香港雖有西九文化區嘅M+博物館同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增添極具文化氣息嘅遊覽點,但喺戶外主題樂園方面,最新近嘅只有開放近20年嘅迪士尼樂園。多年嚟,當市民想觀看不同種類動物,就只有去海洋公園,或者動植物公園「頂住先」。我好希望當局研究喺香港選址建動物園嘅可行性,讓香港人擁有屬於自己嘅動物園之餘,亦可豐富香港嘅旅遊賣點。
主席,我謹此陳辭。
|
|
就足球博彩稅的口頭質詢
立法會事務
2月15日,我在立法會大會上就足球博彩稅的口頭質詢:
過去數年,香港的經濟大受疫情影響,防疫抗疫及支援措施亦涉及6,000多億元支出。有分析指,撇除房屋儲備金和未來基金的回撥及從發債所得的收入後,政府已連續3年出現財赤,而本財政年度財赤亦預計達1,000多億元。根據《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香港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增加穩定及恆常的收入,而博彩稅是其中之一。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鑒於政府於2003年調高博彩稅及批准足球比賽投注,並於2006年修改《博彩稅條例》,將賽馬博彩稅由按投注額改為按淨投注金收入徵收,由2003年至2009年,每年足球博彩、賽馬投注、現金彩票活動及獎券活動(即六合彩)的投注額及博彩稅收益分別為何;
(二) 為增加政府從博彩稅收益所得的穩定收入,當局會否研究調高博彩稅;及
(三) 會否參考鄰近地區增發博彩牌照的經驗,研究根據《博彩稅條例》第6I條,適當增加舉辦足球比賽投注的牌照,以期增加博彩稅收益;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