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多時、提供議員辦事處服務及營運過渡性房屋的「聚賢薈.黎棟國議員辦事處」,今天(18日)中午開幕及正式啟用,服務港島區勵德邨及鄰近居民。辦事處位於大坑勵德邨邨榮樓地下,是黎棟國議員第一個於港島區開設的地區辦事處。黎議員本身是「聚賢薈」的永遠榮譽會長,因為認同「聚賢薈」服務基層的理念以及李文龍主席服務社區的熱誠,於是聯同「聚賢薈」於勵德邨設立辦事處,藉此與地區組織攜手合作,共同建立社區網絡,積極為街坊謀求福祉。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聚賢薈主席李文龍先生、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生、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先生,數名立法會議員與多名地區友好,於中午一時三十分集齊勵德邨邨榮樓地下,出席辦事處開幕儀式。黎棟國先生、李文龍先生、葉劉淑儀女士、鄧炳強先生、麥美娟女士與王卉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黎議員稱街坊有求 必有所應
黎棟國議員首先向各嘉賓致以歡迎詞:「非常多謝各位街坊今天在攝氏三十多度高溫、太陽熱烈照射下,出席今天的辦事處開幕禮。喜見天公造美,伴隨輕微的涼風,代表今天良辰吉日,在好的時辰開辦事處。當然,很高興今天也有多位重量級嘉賓蒞臨。」
「我籌備辦事處開幕用了好幾個月時間,我們找地方比較揀擇,要等有適當的舖位去抽籤,再去裝修。我向各街坊承諾,不會辜負各位的期望。今屆立法會在完善選舉制度之下產生,九十位議員之中,有四十位由選舉委員會產生,但我們各議員都很重視地區工作,一樣為大家服務。只要各位街坊有求,我必有所應。我希望各位街坊給我們指導,也希望各官員與立法會議員,多給我們意見,如果工作做得不好,請多包納。」黎棟國議員總結。
勵德邨歷史悠久 民風良好
葉劉淑儀女士致詞時說:「我熱烈祝賀黎棟國議員今天開設他的第一個地區辦事處。今天辦事處開幕,可算是良辰吉日,必定諸事大吉。我也感謝兩位局長百忙之中抽空出席開幕儀式。我對勵德邨特別有感情,因為這裡素來是我的選區,直到2021年選區改劃,但李文龍仍然在這裡繼續服務居民。」
葉太又回顧勵德邨的發展歷史:「勵德邨歷史悠久,民風非常好,是房協七十年代興建的大型屋邨,這裡環境非常優美,兼有圓形建築物,風景優美。新民黨一定繼續為當地居民服務。而昨日看到政府新聞公布,在勵德邨與上林等地區檢測到污水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因此提醒當區市民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盡快克服疫情,希望爭取未來盡快通關。我在此感謝各位出席,也預祝黎議員與李文龍工作順利,多為市民服務。」
鄧局長全力支持辦事處開幕
鄧炳強局長也在台上致詞,他表示黎議員作為前保安局局長,離開政府後未言退休,先後加入新民黨及當選立法會議員,在多個崗位服務國家與香港。他更與黎議員在立法會保安事務方面保持溝通。他也表示欣賞聚賢薈服務社會,今天也是黎議員港島區首個地區辦事處,因此會全力支持。
麥局長關注青年發展
麥美娟局長也致以賀詞,她表示很高興出席辦事處開幕儀式,認同黎議員熱衷社會事務,做了立法會議員後,有幸在議會做了半年同事。至於「聚賢薈」,在地區服務多年,區內深耕深作,為國家與香港培育青年新一代,專注青年服務與發展,與她擔任局長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服務一致。今天辦事處開幕,為基層市民服務,希望未來共同建立和諧社區,為灣仔與勵德邨一帶街坊服務。
王副部長祝賀辦事處開幕
王卉副部長也祝賀辦事處成立。他表示今天很榮幸出席辦事處開幕,「聚賢薈」一直為基層服務,得到勵德邨與天后街坊肯定,也體現黎議員有心為基層市民服務。希望他們繼續做到習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為街坊服務,多聽民意、民情,凝聚民心,共同服務社區。他最後祝辦事處業務蒸蒸日上,各位出席人士身體健康。
李文龍主席感謝街坊支持
聚賢薈主席、註冊社工李文龍先生表示:「我已服務社區近三十年,曾於2012年至2015年為東區區議員,以及2016年至2019年為灣仔區議員。自聚賢薈於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參與社會及慈善公益事務,領導青年力量,培養青年人才,並培育和發揮年輕人的愛心、虛心、進取心、責任心和感恩心,讓他們熱愛家庭,關心社會,積極建設社區。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青年興,則香港興』,可見青年人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李文龍又稱,因應近年來疫情影響,讓他與團隊更關心市民住屋需要,尤其了解到基層「劏房戶」家庭在輪候公屋期間,生活環境相當惡劣。聚賢薈獲得上屆政府運房局資助,提供過渡性房屋給有需要的市民。他又稱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他與團隊的奮鬥目標。他最後感謝各界友好的支持,讓聚賢薈發展更有規模,今天得以與黎棟國議員成立辦事處,承諾繼續努力服務社區。
各主禮嘉賓致詞後,就進行剪綵、切燒豬儀式及大合照。最後是地區團體致送紀念錦旗,祝賀黎棟國議員與李文龍主席的聯合辦事處啟用。
「聚賢薈」簡介
「聚賢薈」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凝聚力量,回饋社會」為宗旨,希望團結及培養青年人積極參與公益及社會事務,關注青年權益,培養青年人才。透過舉辦各樣義務工作及與內地及海外青年之間的交流活動,擴闊青年視野,並推動青年積極投入香港文化創新活動及向青年推廣各項文娛康樂活動,以推動香港文化傳承。近年,聚賢薈將服務拓展至基層家庭及兒童,與地區組織一同探訪基層家庭,及舉辦親子活動,關注社區內的基層家庭需要,並讓兒童發揮所長,建立小朋友的自信。
「聚賢薈」於2021年首次獲得運輸及房屋局「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的撥款,翻新16個位於堅尼地城的空置住宅樓宇作過渡性房屋用途,以短租形式及較低的租金租予在公屋輪候冊上的低收入家庭,以改善其居住環境,短期紓緩基層家庭的經濟壓力,以及提供種種的適切支援及社會服務,讓基層家庭能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今年6月,聚賢薈再次得到運輸及房屋局的的撥款,翻新位於銅鑼灣希雲街嘉路連山道一帶的空置住宅樓宇作過渡性房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