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民黨 「Talk With Experts」講座 李小加先生探討金融服務如何帶動實體經濟
新聞稿,焦點
新民黨於2024年開拓「Talk With Experts」講座系列,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及業界翹楚分享,早前已舉辦兩場講座,分別探討低空經濟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昨日(10日)來到第三場,很榮幸邀得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滴灌通」創辦人李小加先生主講,主題為「金融服務如何帶動實體經濟」;有百多名新民黨黨友及其他嘉賓出席,更踴躍向李小加先生提出不同角度的問題。
李小加先生離開港交所後,着力思考如何突破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困境。他分析了傳統銀行融資與上市融資之間所缺乏針對中小企的金融服務產品,想出以收入為主要估值工具(RBP)的金融交易市場,在澳門成立「滴灌通澳交所」(MCEX),是全球首個收入分成產品DRO交易所。講座中,李小加先生介紹他的構思及成立期間的經驗。
他指出,目前全球資本市場未有完全與實體經濟扣連在一起,以港交所為例,每年的交易量與融資到實體經濟的比例是「400:1」,即實體經濟拿了1元走,金融市場上,投資者之間互相買賣賺那400元,根本沒有落到實體經濟。他認為全球股票市場已經接近是「賭場」,錢從投資者之間賺,「賭下一個人以更貴的價錢買」。他稱,因此他想作出改變,成立「滴灌通澳交所」,希望金融市場能與實體經濟扣連,以收入共享融資(Revenue-based financing)方式融資。
李小加先生圍繞金融服務如何重新緊扣實體經濟的現實處境和發展,講解收入共享融資(Revenue-based financing)與傳統銀行債務融資的分別,以及基於盈餘(Earnings-based)的股票市場能夠為很多中小企,特別是流通量大的企業,找到新的發展機會和融資機會,亦讓很多投資者、小股民能在新平台上進入市場,獲得紅利,捉緊市場發展。
有參加者關注為何其他國家沒有推出同類概念的產品,例如美國應該存在一定的市場。李小加先生強調中國可以作為領先者,再解釋指美國的金融市場服務深度,像銀行市場已經深度進入實體經濟,已經很多中型企業提供貸款服務,例如社區銀行等;而他提出的這個模式,適用於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極不發達的國家。
講座中除了討論「滴灌通」外,亦有討論到加密貨幣,有參加者提到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幣安(Binance)在去年10月至11月的交易量,比全球三大主要股票市場更多,加密貨幣的交易非常蓬勃;關注李小加先生認為這能否把資金引到實體經濟。李小加先生則形容這些加密交易所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存在,本來加密貨幣的原意是去中心化,本質是以算法為基礎的定價原則上的投機產品,本質上又成為了中心化,而且隨着交易量的集中,中心化愈發明顯,比傳統貨幣有過之而無不及,恰恰又缺乏透明度,更莫論監管,根本是中心化市場。
|
|
新民黨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聯同漁農業界發表考察科威特成果
新聞稿,焦點
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立法會議員繼去年9月率團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威特訪問考察後,於12月21至25日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代表、漁農界選委代表、漁農業界代表再度率團前往科威特,進行為期5日的考察,了解科威特的漁農業發展,以及探討香港與科威特的交流合作機會。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今日(24日)聯同考察團成員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博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劉金鳳女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及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陳子浩醫生、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及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楊展永先生,分享考察科威特的內容及成果。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表示,去年9月到訪科威特後,了解到科威特發展機遇和空間龐大,同時有足夠資金支持;其後與漁農界選委交流時,了解到他們不少已在中東發展,故此她希望透過考察團促成更多合作,推動更多行業到科威特發展,讓更多香港企業可以看見這個機會,一同「跳出去」。
容議員表示:「今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將香港漁農業的創新示範及項目帶到科威特,了解到當地漁農業發展情況和需要,同時探討如何將香港及內地的成果對接,推動漁農界『走出去』,協助內地視香港為跳板,『跳出去』找尋機遇。」她續稱:「今次考察成果豐盛、具建設性,相信是首次有政府代表隨團,與我們和業界一同『走出去』,反映特區政府非常支持本港漁農業,希望政府未來有更多支援及政策支持,更大力鼓勵業界創新創業。」
今次考察團拜訪了多個科威特政府部門、私人機構、大學、科研機構、實驗中心、漁農商會、環境公共機關、科威特直接投資促進局等,又參觀了當地的魚市場,了解當地的營運情況、冷鏈技術。容海恩立法會議員指出已經有新加坡專家在科威特的魚場協助發展,若科威特能夠使用香港最新科技,將能助力當地進一步發展冷鏈市場等,讓科威特的產能和種類加大。
容議員認為香港要做好「一帶一路」建設,首先要了解好當地的需要和機遇,例如香港與科威特市場喜愛的魚類很相似,因此香港技術能快速配合當地需要。此外,由於科威特的水資源較緊絀,當地大多採用室內種植,目前正發展溫室種植,就此她指出香港和內地的溫室種植技術較尖端,是很好的機會讓香港技術「走出去」。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博士表示,2023年底特區政府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希望香港優質的漁農產品和先進技術能推動到不同地方;今次到科威特考察,將能進一步深化香港與科威特的合作,讓香港漁農業得到全新的升級轉型機遇。
朱振華博士指出,他印象較深刻的是香港與科威特市場喜愛的魚類相似,如石斑、馬友等,都是科威特主要銷售的產品,而環觀世界,香港養殖石斑魚的技術較先進,相信在這方面與科威特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他續指:「科威特重視其漁業管理的天然資源,我們曾與科威特的政府部門和大學商討,他們有意與我們進一步交流,例如每年香港6月6日都會參與的『全國放魚日』,科威特政府部門均表示有興趣來港了解實際操作。此外,科威特亦有注意紅潮問題,考察團也有向他們介紹香港紅潮監察的最新發展,例如已經開始運用人工智能進行監測,對方亦表示有深感興趣。」他強調,今次考察發揮了香港「內聯外通」的角色,透過香港的獨特優勢,將香港及內地的先進技術「帶出去」。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劉金鳳女士強調「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的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是香港的出路和未來;揭示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她表示:「今次的中東之行展現香港了在『內聯外通』方面的作用,走出了最要的一步。」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陳子浩醫生專注於水產養殖及系統管理,提升本地養殖技術。他表示今次可探討如何推動本港及內地的農業養殖科技帶到科威特,促進當地發展及提升技術,例如,鑑於科威特水資源緊絀,他們亦想發展更多陸上高密度養殖,因此香港的室內循環高密度養殖有助他們提升現時的室內養殖技術。
陳子浩醫生續指:「當地政府及學術機構都對水產生產管理、高端飼料生產、益生菌生產等幫助生產的技術非常感興趣,並希望能與我們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發展機會,助本港業界跳出香港,為國家及『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一分力。」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楊展永先生指,今次考察有機會了解到科威特在漁農業方面的需求,以及對糧食安全的重視,他們認為依賴進口產品來滿足其國內需求並非長久之策,故希望能透過養殖在國內自行生產糧食。今次考察分享了香港與內地的養殖經驗,在有限資源和地理環境下,如何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考察團亦向他們介紹了香港可以提供的軟件及硬件技術支援,例如展示了無人機模型、人工智能技術等。
|
|
葉劉淑儀 出席世界經濟論壇
新聞稿,焦點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於1月20日至25日期間離港,親赴瑞士達沃斯(Davos),出席由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舉辦,為期三天的女性政治領袖論壇(Women Political Leaders For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