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黎棟國
文章
立法會事務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陳家珮網站
  • 最新消息
探望過渡性房屋單位住戶  
  文章     2022 年 8 月 10 日
香港房屋嚴重短缺已是老掉大牙的問題,申請「上樓」的公屋輪候冊長年有人滿之患,截至2022年3月,輪候冊上有約十四萬宗申請,平均輪候時間已逾六年!社會上有二十多萬人擠住環境十分差的劏房,生活條件惡劣。雖然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明言香港要「告別劏房」,但是覓地、造地、建屋並非一時三刻的事,香港要長遠地解決住屋問題,特區政府任重道遠。 上屆政府於2018年起推動發展過渡性房屋,當時的運輸及房屋局成立了「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成功爭取撥款五十億元(2020 年 3 月 6 日),設立「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下稱「資助計劃」),期望透過社會上非政府機構的力量,集腋成裘,某程度上加快增加房屋供應,至少能幫助一些基層市民改善居住環境。根據立法會文件 CB(1)319/2022(05)號,「資助計劃」先後三次獲得立法會通過撥款,除了首次撥款五十億元,第二次(2021 年4月28日)及第三次(2022年5月4日)分別撥款三十三億元,即合共一百一十六億元,整體目標是在未來數年內提供二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 二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截至2022年5月,「資助計劃」合共批出四十個項目予多個非政府機構籌建及營運,合共提供大約一萬七千個單位。當中,新民黨及聚賢薈亦履行社會責任,負責堅尼地城北街及厚和街的項目,翻新十六個空置住宅單位,以相對低廉的租金,租予合資格的低收入家庭入住。 上星期,我便到北街及厚和街探望已入住的家庭,了解他們目前的生活情況。 年屆七十五歲的陳先生,身患腎病,需要每天自行洗腎三次,身體頗為虛弱。他訴說之前住的劏房只有九十呎,只能容納四位成年人企立,洗腎相當困難。現在我們安排他們與另一家庭共住在同一樓層,有共用的客廳及廚廁,地方比以前的劏房闊落,窗明几淨,而且有足夠的空間洗腎,養病、休息的心情也會好一點。 以往擠住北角劏房的鄧先生一家四口,如今入住了厚和街的單位。現在他們這個家,面積與公屋單位相若,光猛闊落,小朋友有地方做功課、溫習,生活環境得到改善,而且小朋友生性活潑,他們喜歡走上走落,經常到辦事處玩耍,和職員打成一片。看見小朋友的笑臉,我也感到十分欣慰。鄧家已經輪候公屋多年,希望他們早日獲編公屋,讓小朋友有長遠而安定的發展。 新民黨及聚賢薈在北街及厚和街的項目只有十六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對於萬千基層家庭而言,連杯水車薪都說不上,但是我們不會就此停下來,我們正在籌辦另一個過渡性房屋項目,希望幫助更多低收入家庭改善居住環境。特區政府更加不能慢下來,行政長官李家超已成立「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及「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期望兩個小組快點拿出成績來,為房屋供應「提速、提效、提量」。
新民黨與華潤創業 舉辦青年研討會 分享大灣區發展機遇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8 月 8 日
新民黨與華潤創業昨天(7日)舉辦慶祝香港回歸廿五周年——大灣區青年研討會暨第二期「潤創青春」青年分享會,邀請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創業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陳鷹先生為特別嘉賓;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女士、立法會議員暨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李浩然博士為主講嘉賓,向香港及大灣區青年、新民黨黨員、華潤及華創港深兩地青年分享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分享會於下午二時三十分開始,先由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致辭,葉太歡迎及感謝華潤集團推動及促成今天的研討會,她表示大灣區擁有龐大經濟實力,成為本港或全國經濟增長引擎,透過發展戰略對接令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大灣區龐大的資源可以協助香港解決就業、居住和經濟發展等問題。特區政府推出多項計劃協助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就業。大灣區有很多創科基地,具備優厚條件讓青年創業和發展。 華潤集團助理總經理、華潤創業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陳鷹先生表示希望青年人更好地把握時代機遇,積極融入大灣區,砥礪拼搏,不負昭華。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香港、貢獻青春之國家。 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女士主講分享,她分享有關大灣區專業發展方向的議題,鼓勵香港律師接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從而了解內地法律及發展方向。她同時希望更多企業可以聘用香港律師去實習和工作。 立法會議員暨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李浩然博士則表示在高新發展方面,香港的大學需要降低教授門檻及IP的處理,改善企業基金投向,特區政府則需要在風險高、投資大的方向上做出正確引導。一直以來,香港的大學在科研成果方面都有一定優勢,李浩然博士希望特區政府能成為科研成果到產業化之間的良好橋樑。 兩位講者分享後,再由香港與深圳兩地青年互動發問,兩位講者細心回應,研討會發問者眾,反映昨天參與的香港與深圳青年都期望增進對大灣區發展的了解。
新民黨 譴責美國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8 月 3 日
就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昨晚(2日)降落台北松山機場,竄訪中國台灣地區,並於今天(3日)與蔡英文會面,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衝擊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影響台海局勢穩定,新民黨對此堅決反對並強烈譴責。 佩洛西與美國國會代表團此等行為,為「台獨」分子撐腰打氣,其行為支持台灣當局偏離「九二共識」,企圖「以台制華」,玩火者必自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憲法》序言列明:「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台灣乃我國不可分割的部分,美方政客一意孤行竄訪中國台灣,是試圖挑戰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此等行為註定失敗。 新民黨強烈譴責佩洛西此等公然挑釁行為,及美方推卸責任,嚴重傷害中美關係。新民黨全力支持和配合中央與特區政府採取的一切必要措施。
新民黨 第十二次周年會員大會順利舉行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8 月 2 日
新民黨今天(2日)傍晚舉行第十二次周年會員大會,通過上次會員大會會議記錄;接納及通過2021至2022年度主席報告、秘書報告及司庫報告;接納廖添誠先生及傅曉琳女士辭任中央委員,及由會員大會通過委任兩位中央委員郭浩景先生及林梓鴻先生。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在會上發布主席報告,她感謝各位黨員在過去十一年來對新民黨的愛護,上月舉行的十一周年黨慶在各位的支持下圓滿完成。她表示:「過去一年稱得上是新民黨豐收的一年,在完善選舉制度下,我們派出了六位候選人,參加第七屆立法會換屆選舉,最終取得五個議席,分別由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副主席容海恩及中委陳家珮,以高票在選舉委員會界別當選,李梓敬和我則在地區直選高票勝出。這結果令新民黨在立法會的議席由二變五,大幅增加了150%!」 「新一屆立法會已展開工作半年,我們五位議員分別參加了不同的委員會,例如我曾出任『研究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及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又第七度擔任『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主席;及出任「改革扶貧政策和策略小組委員會」主席。黎棟國議員則是『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容海恩議員及陳家珮議員則分別是『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務委員會』副主席。」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葉太對獲得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委任為行政會議召集人,感到十分榮幸。新民黨又為新一屆政府輸出人才,包括三位年輕活躍的黨員——廖添誠博士(Dr. Marcus Liu)獲委任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政助,傅曉琳(Sammi Fu)獲委任為勞工及福利局政助,與及創黨黨員陳閱川(Alfred Chan)獲委任為運輸及物流局政助,葉太替三位年輕黨員感到高興,稱他們的委任反映新民黨有能力栽培不同類型的人才,這也是新民黨多年來堅持承擔的責任。 為了提高年輕黨員的議政論政能力,新民黨持續舉辦多元化的講座、交流會、中英政策培訓班,要求他們探討議題、演講、寫作,並輪流在新設的網絡頻道「新民大講場」做主持。而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七一」發表重要講話後,新民黨隨即在7月3日舉辦了「回歸祖國25周年黨員研討會」,由葉太、常務副主席黎棟國與副主席容海恩主講,一起學習習主席的講話精神,增加大家對「四個必須」和「四個希望」的了解。 另外,在抗疫及地區工作方面,新民黨也從未停步,在今年初第五波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新民黨總動員抗疫,籌集抗疫物資,分派給安老院、學校、保安員、清潔工及市民,也有參加各區的物資包全民包裝日,多個議員辦事處、地區辦事處及義工隊獲得前民政事務局的嘉許。 新民黨也有多位成員獲授勳,包括中委羅卓堅及新民之友黃卓健授勳「太平紳士」;中委梁家輝及黨員曾潤財獲授「榮譽勳章」;中委何志誠獲得「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盧騰光、孔永業、陳健浚、崔添偉、張柏源、譚竹君、夏劍琨、楊家浚及海怡義工黎太則獲得「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葉太代表新民黨恭喜多位成員取得殊榮。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先生也向各出席黨友發言,稱在葉太領導與各黨員支持下,新民黨繼續成長,期望各黨友多多支持新民黨各項工作,並就社區關注的議題多發聲。 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女士也感謝各黨友支持新民黨的工作,她希望各位多加給予我們意見,推動改善政府施政及民生工作,希望未來讓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促進大灣區發展。 新民黨副主席潘國山先生稱新民黨與公民力量結盟以來,成績有目共睹,各位團隊成員也為社區服務堅持不懈,得到市民認同。未來希望各位多多支援新民黨的工作及服務,提升十八區關愛隊的力量。 新民黨副主席韓世灝博士認為新民黨工作得到眾多商界人士的表揚及社會認同,期待未來新民黨發展得更壯大。 葉太在主席報告總結:「新民黨正積極擴充服務範圍,目前我們有黨員932人,新民之友36,355人,並設有25個議員辦事處、地區辦事處,例如常務副主席黎棟國的勵德邨辦事處已於7月18日開幕,副主席容海恩的將軍澳辦事處則於7月27日開幕,我和陳家珮的置富聯合辦事處亦在昨日(8月1日)開幕。未來,新民黨將堅定支持準確落實『一國兩制』的路線,繼續吸納及培訓有潛質的年輕政治人才,爭取擴充議會議席,讓大家能在不同的崗位為香港市民服務。」
葉劉淑儀議員.陳家珮議員 聯合辦事處正式開幕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8 月 1 日
為進一步開拓港島南區的議員辦事處服務,位於南區置富花園的「葉劉淑儀議員.陳家珮議員聯合辦事處」,今天(1日)開幕並正式啟用。新民黨主席、行政會議召集人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先生、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先生,與南區民政事務專員鄭港涌先生,於下午三時出席辦事處的開幕儀式。 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先生也在開幕儀式上致辭,除了恭喜葉太與陳家珮議員在置富花園開設辦事處,也感激葉太「割愛」為運輸及物流局輸出人才,推薦原議員助理陳閱川為其政治助理。廖副局長表示葉太曾於十多年前在置富花園開設匯賢智庫的第一個辦事處,今天在此地再設議員辦事處更添意義。而新民黨發展多年以來,今天有五位立法會議員,培養出多位後起之秀,包括陳家珮議員,多年來不斷服務地區,廖副局長稱對陳家珮的工作表示肯定,也支持她參選。他認為陳家珮在選委會界別順利當選,也沒有忘記街坊,開設地區辦事處服務,對她致以祝賀及鼓掌。 廖副局長更引用中央領導人的重要講話,提醒特區政府要加強治理能力,做好基層基礎,他表示將來會與地區有實力、愛國愛港的人士與政黨多加合作,包括新民黨,做好地區事務。最後他祝賀葉太與陳家珮成立辦事處,期望將來更好服務街坊,讓愛國愛港陣營及新民黨地區力量繼續壯大,服務國家與香港。 南區民政事務專員鄭港涌先生表示很榮幸出席葉太與陳家珮議員辦事處開幕。他稱新民黨在葉太帶領之下,以民為本,關注民生,辦事處成立後,更好地連繫置富與薄扶林花園一帶街坊。加上葉太對南區民生政策非常熟悉及關注,為市民在不同範疇出謀獻策。陳家珮之前擔任南區區議員期間,也擔任多個職務,在地區民生事項提出很多意見,令居民生活更舒適。對於南區的地區發展,葉太和陳家珮也十分關注,如港鐵南港島綫西段發展、躍動港島南計劃、氣候變化之下屋邨管理工作等,鄭專員對兩位議員一直以來為南區居民做的工作表示感謝。
鄧飛立法會議員.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聯合辦事處 正式開幕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7 月 27 日
籌備多時、提供議員辦事處服務的「鄧飛立法會議員.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聯合辦事處」今天(27日)正式開幕啟用,主力服務西貢及將軍澳區的居民。辦事處位於將軍澳寶林邨寶寧樓3樓,鄧飛議員本身是將軍澳一所中學的校長,容海恩議員則曾是新界東地區直選議員,二人均熟悉將軍澳區,特此設立聯合辦事處,冀與地區組織攜手合作,共同建立社區網絡,積極為街坊謀求福祉。 教聯會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鄧飛先生、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先生、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女士、中聯辦社工部副部長張昭先生、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徐凱先生、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葉虎先生、教聯會會長黃均瑜先生、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先生擔任開幕禮主禮嘉賓,此外亦邀得數名立法會議員與多名地區友好出席支持,場面熱鬧。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向兩名議員獻上祝賀,讚揚他們是完善選舉制度的參與者和實現者,令「愛國者治港」原則得以在新一屆立法會全面貫徹,為行政立法機關的良性互動建立穩固基礎。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上任不足一個月,已馬不停蹄與議員保持溝通,如早前由行政長官李家超提議舉辦的首場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已順利舉行,期望兩名議員透過聯合辦事處徵集更多市民意見,並憑藉自身背景,向特區政府提出專業意見,讓特區政府能夠在制訂政策時更切合地區需要。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表示,鄧飛議員自今年1月宣誓履職以來,已積極在多區籌辦和開設辦事處,對於他是次與容海恩議員合作,開辦將軍澳辦事處感到高興。寄望他們未來與教育界攜手,為「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而努力。
政黨及傳媒人入局  
  文章     2022 年 7 月 26 日
特區政府在周五(7月22日)公布了一批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委任名單,傳媒隨即把人選分類,發現有八人有政黨背景,五人有傳媒背景。大家會有這觀察並不為奇,因為普遍認為政黨或議員長年在地區工作,與市民打交道,可說是站在民生最前線,往往能比特區政府更準確地掌握民意,了解市民的真正需要;至於記者則普遍給人反應快、觸覺敏銳的感覺。挑選這兩類人士加入,反映特區政府銳意讓今後施政更加貼地,也立志加強政策解說工作,這當然是好事,畢竟上屆政府就是以施政離地、解說工作強差人意而遭詬病。 此外,今屆特區政府委任的問責官員名單,也反映了「主要官員問責制度」由首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2002年實施以來,這二十年來的演變。回顧問責制的初心,是董建華希望建立與他同心同德的班子,做到「民情在心,民意在握」、「為市民和社會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2002年4月17日,政府新聞稿)。後來因為政治環境變得複雜,局長工作異常繁重,第二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8年推行「擴大問責制」,增設了副局長及政治助理。 不過,雖然人手是多了,但是早期問責制的實施效果並不理想,例如局長與副局長權責不清,副局長沒足夠權力指揮下屬,也有副局長遭指責「不熟書」等等。政助發揮的效能更低,他們彷彿隱了形,完全沒有知名度,記得曾經有傳媒考考立法會議員認得哪些政助,結果發現議員都認不到誰是誰,這反映當時的政助並沒做好政黨及議員聯繫的工作;加上政助的入職資格沒客觀標準,薪酬卻可高達十萬(局長的25%-35%),因此遭受很大非議。據知後來梁振英上場一度計劃再擴大問責制,欲聘請更多年輕人出任政助,不過當時政治氣氛轉差,計劃無疾而終。至於上屆林鄭月娥政府的問責官員表現如何,特區政府的整體管治水平如何,相信大家記憶猶新。 來到由李家超擔任行政長官的這一屆政府,問責官員的人選多元化,除了有熟知政府運作的政務官、專業職系官員及紀律部隊,也有不同範疇的學者和專家,加上立法會議員、政黨精英及傳媒人士,牌面是有實力又有活力。 這大半個月來,新一屆政府處理問題的手法、速度和宣傳形式也有亮點,已可看出和上屆政府的分別,官員的舉手投足也漸漸受傳媒注意,這是好的開始。所謂路遙知馬力,期望官員有韌刀,施政有效能,問責制能回到初心。
易帥後的抗疫工作  
  文章     2022 年 7 月 19 日
論「七一」前後香港在抗疫上的最大分別,大抵就是易了帥,改由新上任的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坐鎮,給市民指揮若定的感覺。從傳媒報道所見,盧局長馬不停蹄到處視察,會見傳媒,解答提問,亦適時更新一些抗疫措施,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疫情,包括取消航班熔斷機制;決定從7月15日起,居家隔離人士必須佩戴電子手環及不能離開隔離地點;又表示正研究推出「紅黃碼」,「紅碼」識別確診人士,「黃碼」識別入境檢疫者,這些都是正確的方向。 另一個例子是深圳灣口岸的特別核酸檢測安排。港人陸路北上需經深圳灣口岸,離境前要做特別核酸檢測。特區政府成功爭取內地增加「健康驛站」名額、新設「人文關懷通關名額」、延長旅檢通關時間後,圖經深圳灣口岸北上的港人便大大增加,人一多便出亂子,包括大排長龍,市民要苦等六個小時才取得特別核酸檢測結果,又有人檢測陽性後獲告知要「自己想辦法離開」,於是他自行拆掉手帶後便乘車離去,這些亂狀當然遭傳媒大肆報道。 7月10日,盧局長親自到深圳灣口岸視察,了解情況。我認為他首先做對的,是在鏡頭前向市民致歉,讓市民感受到他的誠意,「條氣都順啲」。之後盧局長隨即著手改善安排,包括在四日後(14日)便推出了網上預約系統,這效率讓人想起幾個月前拖拖拉拉「推極唔出」的快測陽性申報平台(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今次這「速」真是「提」得讓人感歎! 推出了網上預約系統,市民根據預約時段到達深圳灣口岸,便可進行特別核酸檢測,,屠龍工夫到位,大大減低口岸現場聚集的人流,自然有利抗疫。此外,若在現場特別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的市民,再也不能偷雞自行回家,而是會即時獲發隔離令,移送往社區隔離設施。這些安排可謂撥亂反正,讓深圳灣口岸回復正常有序的運作。 解說工作方面,盧局長的表現亦不俗。例如針對與內地通關,盧局長明言現階段向內地要求完全免檢疫通關,「並不合理」,反而應「採取與內地標準一致的核酸檢測安排」,逐步「增加過境的方便程度及人數」,他亦說正在研究「兩地一檢」,這些說法務實易明,相信市民較易接受。 相對地,盧局長沒有輕視抗疫的難度,面對近日持續上升的單日確診數字,盧局長明言預算疫情至9月會達高峰,抗疫工作「不能躺平」,需留意病人住院數字及醫療系統承擔能力,同時承諾不會讓疫情失控。新一屆政府上任半個月,這位新的抗疫主帥做了不少工作,期望他和特區政府持之有恆,達成習主席的第三個希望──「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聚賢薈.黎棟國議員辦事處 正式開幕  
  新聞稿,焦點     2022 年 7 月 18 日
籌備多時、提供議員辦事處服務及營運過渡性房屋的「聚賢薈.黎棟國議員辦事處」,今天(18日)中午開幕及正式啟用,服務港島區勵德邨及鄰近居民。辦事處位於大坑勵德邨邨榮樓地下,是黎棟國議員第一個於港島區開設的地區辦事處。黎議員本身是「聚賢薈」的永遠榮譽會長,因為認同「聚賢薈」服務基層的理念以及李文龍主席服務社區的熱誠,於是聯同「聚賢薈」於勵德邨設立辦事處,藉此與地區組織攜手合作,共同建立社區網絡,積極為街坊謀求福祉。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聚賢薈主席李文龍先生、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先生、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先生,數名立法會議員與多名地區友好,於中午一時三十分集齊勵德邨邨榮樓地下,出席辦事處開幕儀式。黎棟國先生、李文龍先生、葉劉淑儀女士、鄧炳強先生、麥美娟女士與王卉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黎議員稱街坊有求 必有所應 黎棟國議員首先向各嘉賓致以歡迎詞:「非常多謝各位街坊今天在攝氏三十多度高溫、太陽熱烈照射下,出席今天的辦事處開幕禮。喜見天公造美,伴隨輕微的涼風,代表今天良辰吉日,在好的時辰開辦事處。當然,很高興今天也有多位重量級嘉賓蒞臨。」 「我籌備辦事處開幕用了好幾個月時間,我們找地方比較揀擇,要等有適當的舖位去抽籤,再去裝修。我向各街坊承諾,不會辜負各位的期望。今屆立法會在完善選舉制度之下產生,九十位議員之中,有四十位由選舉委員會產生,但我們各議員都很重視地區工作,一樣為大家服務。只要各位街坊有求,我必有所應。我希望各位街坊給我們指導,也希望各官員與立法會議員,多給我們意見,如果工作做得不好,請多包納。」黎棟國議員總結。 勵德邨歷史悠久 民風良好 葉劉淑儀女士致詞時說:「我熱烈祝賀黎棟國議員今天開設他的第一個地區辦事處。今天辦事處開幕,可算是良辰吉日,必定諸事大吉。我也感謝兩位局長百忙之中抽空出席開幕儀式。我對勵德邨特別有感情,因為這裡素來是我的選區,直到2021年選區改劃,但李文龍仍然在這裡繼續服務居民。」 葉太又回顧勵德邨的發展歷史:「勵德邨歷史悠久,民風非常好,是房協七十年代興建的大型屋邨,這裡環境非常優美,兼有圓形建築物,風景優美。新民黨一定繼續為當地居民服務。而昨日看到政府新聞公布,在勵德邨與上林等地區檢測到污水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因此提醒當區市民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盡快克服疫情,希望爭取未來盡快通關。我在此感謝各位出席,也預祝黎議員與李文龍工作順利,多為市民服務。」 鄧局長全力支持辦事處開幕 鄧炳強局長也在台上致詞,他表示黎議員作為前保安局局長,離開政府後未言退休,先後加入新民黨及當選立法會議員,在多個崗位服務國家與香港。他更與黎議員在立法會保安事務方面保持溝通。他也表示欣賞聚賢薈服務社會,今天也是黎議員港島區首個地區辦事處,因此會全力支持。 麥局長關注青年發展 麥美娟局長也致以賀詞,她表示很高興出席辦事處開幕儀式,認同黎議員熱衷社會事務,做了立法會議員後,有幸在議會做了半年同事。至於「聚賢薈」,在地區服務多年,區內深耕深作,為國家與香港培育青年新一代,專注青年服務與發展,與她擔任局長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服務一致。今天辦事處開幕,為基層市民服務,希望未來共同建立和諧社區,為灣仔與勵德邨一帶街坊服務。 王副部長祝賀辦事處開幕 王卉副部長也祝賀辦事處成立。他表示今天很榮幸出席辦事處開幕,「聚賢薈」一直為基層服務,得到勵德邨與天后街坊肯定,也體現黎議員有心為基層市民服務。希望他們繼續做到習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為街坊服務,多聽民意、民情,凝聚民心,共同服務社區。他最後祝辦事處業務蒸蒸日上,各位出席人士身體健康。 李文龍主席感謝街坊支持 聚賢薈主席、註冊社工李文龍先生表示:「我已服務社區近三十年,曾於2012年至2015年為東區區議員,以及2016年至2019年為灣仔區議員。自聚賢薈於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參與社會及慈善公益事務,領導青年力量,培養青年人才,並培育和發揮年輕人的愛心、虛心、進取心、責任心和感恩心,讓他們熱愛家庭,關心社會,積極建設社區。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青年興,則香港興』,可見青年人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李文龍又稱,因應近年來疫情影響,讓他與團隊更關心市民住屋需要,尤其了解到基層「劏房戶」家庭在輪候公屋期間,生活環境相當惡劣。聚賢薈獲得上屆政府運房局資助,提供過渡性房屋給有需要的市民。他又稱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他與團隊的奮鬥目標。他最後感謝各界友好的支持,讓聚賢薈發展更有規模,今天得以與黎棟國議員成立辦事處,承諾繼續努力服務社區。 各主禮嘉賓致詞後,就進行剪綵、切燒豬儀式及大合照。最後是地區團體致送紀念錦旗,祝賀黎棟國議員與李文龍主席的聯合辦事處啟用。 「聚賢薈」簡介 「聚賢薈」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凝聚力量,回饋社會」為宗旨,希望團結及培養青年人積極參與公益及社會事務,關注青年權益,培養青年人才。透過舉辦各樣義務工作及與內地及海外青年之間的交流活動,擴闊青年視野,並推動青年積極投入香港文化創新活動及向青年推廣各項文娛康樂活動,以推動香港文化傳承。近年,聚賢薈將服務拓展至基層家庭及兒童,與地區組織一同探訪基層家庭,及舉辦親子活動,關注社區內的基層家庭需要,並讓兒童發揮所長,建立小朋友的自信。 「聚賢薈」於2021年首次獲得運輸及房屋局「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的撥款,翻新16個位於堅尼地城的空置住宅樓宇作過渡性房屋用途,以短租形式及較低的租金租予在公屋輪候冊上的低收入家庭,以改善其居住環境,短期紓緩基層家庭的經濟壓力,以及提供種種的適切支援及社會服務,讓基層家庭能爭取向上流動的機會。今年6月,聚賢薈再次得到運輸及房屋局的的撥款,翻新位於銅鑼灣希雲街嘉路連山道一帶的空置住宅樓宇作過渡性房屋用途。
司局長送上點點甜  
  文章     2022 年 7 月 12 日
星期六(7月10日)那天是新民黨十一周年黨慶的大日子,我們沒有慶典辦,但是我們總動員全黨上下,台前幕後,籌備多月,就是為了這一天,作為新民黨的常務副主席,我首先要感謝所有同事的努力。由於防疫措施的限制,我們未能盡邀所有相識良朋和支持者前來現場,我在此謹向各方友好致歉。 榮幸的是,我們得到新上任才個多星期的行政長官李家超捧場,為我們主禮。他和十多個「仔仔女女」、十多位司局長親自到場致賀,吸引了不少傳媒和嘉賓目光,其中最搶鏡的,應該是連任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了!他粉墨登場,和容海恩及陳家珮兩位新民黨立法會議員一起拍了一段短片,不過今次不是整餅,而是整花生糖呢。聽同事說,財爺事務繁忙行程滿滿,好不容易才擠出檔期來拍片,可見這條短片拍來不易,猶幸效果非常好,現場嘉賓都拍爛手掌。播畢短片後,財爺還親自把花生糖派給現場嘉賓,把現場氣氛帶動得非常熱鬧喜慶!不知道現場的嘉賓們有沒有嚐到新民黨和財爺聯手送上的點點甜呢! 在我們黨慶派花生糖以外,財爺將親自帶領行政長官指示成立的「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和「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一起,加快加多土地房屋的供應。這是「家超新政」的重點項目,希望財爺很快可公布成效。 財爺之外,有另一位新上任的局長也為香港市民送上點點甜,吸引了這幾天的新聞篇幅,就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盧局長甫上任便當機立斷,熔斷了航班熔斷機制,讓海外航班正常來港,讓海外港人、現階段特別是海外留學生,能正常回港,不用忐忑焦慮,怕訂了機票但一旦航班熔斷就要繼續逗留當地,重新訂機票花費驚人,其他安排亦會一併打亂。我曾聽說有家長送了子女到英國後,本欲回港,先後訂了多次機票,卻因為航班屢遭熔斷,結果在英國滯留了七個月才終於成功返港,當中轉折真不足為外人道。 不過,暫緩航班熔斷機制不等於放棄外防輸入,盧局長指抵港人士需要在第三日增加一次核酸檢測,我十分認同。無論如何,這個措施讓香港邁向與海外通關更近一步,我相信港人會歡迎。 盧局長的另一點甜,是提出實行「安心出行」實名制,並且要倣效內地設「紅黃綠碼」,做到精準抗疫,例如令到收到強檢令的市民,在完成強檢前,不能到訪某些處所等等。我十分認同盧局長的看法,過去亦多次撰文及公開要求特區政府實施這些措施,只是上屆官員一直誤於私隱問題而拖延,如今若盧局長能成功推動,自然能大大提高香港的抗疫成效,也是「家超新政」的另一點突破。

關於我們

現任新民黨常務副主席,前保安局局長。


Copyrights NPP.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9號中國海外大廈11樓D-F室
+852-3100-0079
info@npp.org.hk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黎棟國

文章

立法會事務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陳家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