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正就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展開公眾諮詢,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新民黨執委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新民黨執行委員譚榮邦先生、新民黨中央委員羅卓堅先生、何敬康先生與盧曉楓博士,今天(15日)會見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提交施政報告建議(見附件),希望政府採納。
新民黨是次就施政報告提出的建議包括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完善人口政策、改善醫療系統質素、建立社區治理體系、改善公務員待遇、支援受疫情重創的行業、提高本港宜居程度、教育必須質量並重、協助青年更生、經濟及金融發展,共十項建議。
新民黨上午會見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後,隨即在新民黨位於灣仔的辦事處舉行記者會,公布提交的各項建議細節。
通關乃全港市民盼望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表示,通關是全港市民的盼望,特區政府已充分了解商界與市民對通關的訴求與對經濟下行的憂慮。今天向行政長官提交的施政報告建議,是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長遠策略性建議,包括大灣區發展,與人口政策等。
新民黨促長遠規劃城市及人口策略發展
葉太特別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到政府需要具體交代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時間表與路線圖,也建議加強與深圳及珠海合作,將葵涌貨櫃碼頭搬遷至大灣區的桂山島,釋放用地作發展,並發展大灣區高端航運專業服務。她又關注香港未來的人口政策,提到需要從三方面完善,包括應對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與人才不足的問題。
生育獎金及科技鼓勵生育
葉太指出香港生育率低,幾乎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方,很多先進地區也有同樣問題,如日本,但香港情況比日本更嚴峻,政府應鼓勵生育,最簡單做法,外國也有類似政策,就是提供生育紅利,如去年新生嬰兒人數為三萬七千名,建議政府為每名新生嬰兒提供生育獎金,每名嬰兒出生,父母可獲二萬元。
另外,葉太建議提供輔助生殖科技方面的財政資助,為選擇使用卵子及精子冷藏服務的人士提供五萬元津貼。她指輔助生殖科技,鼓勵高收入、高學歷與高要求的年輕男女生育,有多些選擇及靈活性。2000年時任食衛局局長周一嶽通過《人類生殖科技條例》,利用科技協助夫婦生育,公營或私家醫院也有提供有關服務,也成立委員會規管。因現時高收入與高學歷人士,傾向遲婚,為予年輕男女多些選擇,讓他們年輕時先雪藏精子及卵子,讓他們決定生育時使用。香港的法例可將精子與卵子儲存十年,及與結婚對象使用。因應這些生殖科技服務費用高昂,因此建議政府提供財政補貼,有助鼓勵生育。將來更可望將輔助生殖科技發展成為優質產業。
葉太又提出教育必須質量並重,促請政府加大力度推廣職業專業教育,及正視自資院校與資助大學課程重疊與資源錯配的問題。
容海恩副主席關注在職家庭及公務員權益
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則要求政府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包括於工作場所提供託管設施;要求在企業ESG要求加入家庭友善指標;與倡議彈性工作安排。她又要求政府加強社區託兒服務,為便利在職父母的需要。
在改善公務員待遇方面,容海恩議員促請政府改善公務員醫療福利;理順公務員宿舍分配制度並增加退休公屋配額;又要求將中暑列為職業病。
陳家珮議員促政府提供誘因鼓勵市民生育
新民黨執行委員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補充,在完善人口政策方面,可透過提供「新生嬰兒現金資助」與增設外傭稅務寬免,鼓勵市民生育。她又希望政府加強支援受疫情重創的行業,要求復辦公海遊,與放寬現場表演限制。在提高本港宜居程度方面,陳議員要求規管外傭中介,設立發牌制度,又要求優化社區回收網絡,加強市民環保的意識,減低過分製造垃圾對環境的傷害。
李梓敬議員促改革區議會與地區行政
新民黨中央委員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則提出措施,要求輸入非本地醫護人員減輕人手短缺壓力,及推動醫社合作,加強基層醫療及家庭醫學。另外,他也要求確立中醫的專業地位,讓更多病人或需要中醫藥服務的市民受惠。
另外,對於現有區議會有眾多議席懸空,政府正研究改革地區行政。李梓敬議員認為,區議會改革實有必要。「具體的改革建議,可參照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選舉的方向。完善選舉制度後,立法會選舉由原來的七十席,增加至九十席,大約增加近兩成議席。而區議會過往有四百多個議席,議席應適度地增加近兩成,至近五百席。至於議席組成可分為三界別,包括建議部分為直選產生;部分由間選產生;部分由委任產生。」
他建議未來區議會選舉的直選組成部分,可佔所有議席約兩成,相等於現時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議席比例。「過往的選區範圍太細,平均每選區約一萬多人,令民意代表過於著重本區的看法,漠視全港性較宏觀的整體社區發展,因此我們認為未來的選區應有適度的整合,甚至不用單議席單票制的形式產生民意代表。」
間選方面,他建議應由地區分區委員會、防火會、滅罪會選出民意代表,由不同的專業人士、社區人士、工商界人士組成,「如透過這些界別去作間選,確保未來的區議會都會有不同的聲音代表市民。」他又稱因應疫情,不排除未來可以考慮多加醫療有關的界別進行間選,增加代表性。
委任議員,他建議可從專業人士、非政府機構(NGO)代表或校長等人士,委任適合的人士,代表市民反映意見。「這樣架構設計的議會組成,可確保未來區議會組成更多元化、專業化,有助推動政府政策。」李梓敬議員總結。
另外,李議員也要求政府提出的十八區社區關愛隊組成能盡快及具體落實,及互委會解散後的地區行政安排,優化基層治理模式,強化家庭議會的功能。
新民黨中委關注金融、貿易及青年政策
新民黨中央委員羅卓堅先生也出席今天與行政長官的會議,他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商品通」,透過香港的交易市場幫助內地商品市場邁向國際化,並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在經濟及金融發展方面,促請政府活化創業板,提升合資格的中小企上市集資的機會。他也關注虛擬資產的發展,推動金融創新。
新民黨中央委員盧曉楓博士則促請當局鞏固及提升香港全球食品交易中心地位。他稱原材料經香港製造或加工的食品,質素有保證,而且食物安全方面信譽良好,深受內地消費者歡迎。在貿易方面,每年大量肉類、水產及水果由全球各地經香港入口,再轉銷內地,是國家糧食入口其中一個重要途徑。他提到2020年,內地進口肉類產品達九百多萬噸。
他表示香港在航運物流上擁有優勢,有潛力成為大灣區食品貿易中心,甚至是亞太區的食品貿易中心。全國過萬間中小企,現時正積極投資大灣區食品進出口行業,以達到引入優質食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提升香港全球食品交易中心地位,建議構建一個綜合食品流通交易中心,有智能化的物流倉儲基礎建設、自動化食品加工及中央廚房、「一地兩檢」的食品流通監管體系,既與國際接軌,也銜接內地進出口及市場監管準則的綠色通道,集合大宗商品競價及期貨交易、批發直銷以及跨境電商的交易平台,以及香港優質產品品牌輸出的營銷中心,並成為城市景觀及消費熱點。
新民黨中央委員何敬康先生今天也與行政長官會面,他關注反修例事件的入獄青年更生的前路,促請當局為相關青年提供更多支援,讓他們重投社會。
新民黨就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議完整內容下載
新民黨2022年施政報告十大建議重點
NPP's Policy Address sub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