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立法會大會上就《2024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的發言
立法會事務
2024 年 11 月 14 日
我在11月14日,在立法會大會上就《2024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的發言,當中特別關注到體育發展、體育仲裁和盛事經濟等,內容如下:
近年來,香港運動員在不同國際賽事取得成績,在巴黎奧運更勇奪兩金兩銅,既為廣大市民鼓舞之外,亦足以證明香港的運動員有能力在國際高水平賽事與世界各地健兒爭一日之長短。
另外,行政長官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體育學院剛成立的專責委員會會加強督導運動醫學和科學的發展,而前日(12日)正是體院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提升運動醫學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希望是次合作能配合未來政府對支援香港體育界的發展方向,透過大力發展運動科學,帶領體育專業化進入新的階段。
建設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香港的運動員屢創佳績,以至推動運動科學的應用和研究,讓我們見到香港體育界有望不斷突破求進和多元發展的空間,除此之外,要推動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香港應建立和打造屬於自己的體育品牌,尤其是體育盛事的品牌,因此我是十分支持《施政報告》提到,將香港建設成「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一直以來,香港不乏「自家品牌」體育賽事,例如自1959年首次舉辦的「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如今已獲認可為歐洲及亞洲巡迴賽站賽事,亦是亞洲區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職業高爾夫球賽事:另一個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有世界各地球隊參賽的「國際七人欖球賽」,這項賽事去年更首次引入女子組賽事,可見賽事的號召力和發展空間。今年的香港七人欖球賽,引來從海外前來觀賞賽事的遊客佔四成,估計為香港帶來約3.2億港元經濟效益。事實上,根據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之間,體育及相關活動每年為香港帶來高達310億至390億元的經濟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約1.2%至1.4%,體育所帶來的經濟貢獻實在不容忽視。
不久將來,「七欖」或將跟隨香港體育盛事的發展步伐,移師至啟德體育園內可容納約50,000名觀眾的主場館舉行,而除了主場館外,體育園還設有10,000個座位室內體育館級可容納5,000名觀眾的公眾運動場。顯然,體育園為香港帶來更好條件承辦一定規模的體育賽事。加上明年11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主辦,即使並非作為單一主辦地,但承接著這次經驗,我認為香港迎來合適的時機,為未來做好準備,加大力度研究發展主場經濟。
爭取舉辦「一帶一路」運動會
建設能承辦運動會的場地設施,有著承辦運動會的經驗,就有望實踐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到利用場地主辦多項大型國際賽事,讓港隊主場作賽,建立觀眾群,發展體育產業長遠發展的「主場經濟」。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目的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促使沿線各國經濟聯繫及文化交流,而現時有超過150個國家與國家簽署合作文件,合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2019年,國家發佈《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強調要「構建體育對外交往新格局,共建『一帶一路』體育發展行動計劃」。因此,我和新民黨希望能夠秉承這個概念,提倡「一帶一路」運動會,並建議由香港舉辦,以響應2024《施政報告》中提到的「主場經濟」,將香港建設成「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我們新民黨建議,特區政府主動出擊,積極爭取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在香港舉辦「一帶一路」運動會。當然,舉辦「一帶一路」運動會亦可繼續參照全運會的模式,例如聯同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聯合舉辦,聯通鄰近地區的體育資源,促進香港成為區域性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核心地區。
提到主辦運動會,其實香港早在2009年就曾主辦東亞運動會,其中在男子足球項目,港隊代表更加在決賽與強敵日本激戰120分鐘內不分勝負,最終以互射12碼戰勝對手,勇奪金牌。這隊代表隊的成員中更出產一些當代港將,例如人稱「英雄輝」的門將葉鴻輝至今仍是「港腳」,當然少不得在決賽為港隊頂入追和一球的前鋒陳肇麒,可見主辦運動會和賽事的主場效應。
若然能夠取得「一帶一路」運動會的主辦權,相信能體育界發展帶來重大的推動力和益處,對外又能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聯繫,是向外說好國家和香港故事的良好示範。
體育仲裁發展
今年9月,我曾聯同黨友發表「體育總會企業管治意見書」,當中建議包括成立體育仲裁委員會,引入替代爭議解決方式(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透過第三方的協助,啟動解決爭端程序和方法,解決包括總會、教練、運動員之間的爭議。所以,我很感謝今年《施政報告》的提到會研究為體育爭議設立解決制度,推廣體育仲裁,發揮香港爭議解決的體系優勢,以應對體育運動和產業發展和越趨複雜的體育糾紛。
多年來,香港在體育層面上爆出爭議和糾紛,並要依靠體育總會啟動內部程序解決。早前,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提出香港現階段應為推廣體育仲裁做好研究工作,因此我對此非常期待研究成果。
國家在202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設立中國體育仲裁委員會專門處理體育糾紛的案件。依照《體育仲裁規則》,委員會至今已審理一批涉及參賽資格糾紛、解除青訓協議和比賽技術糾紛方面的體育仲裁案件。國家的體育仲裁制度獨立、公正,有效處理各類型體育賽事糾紛,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保障運動員權益,這些經驗相信十分值得特區政府借鏡。我深信,當香港設立一個可信、可靠、及具透明度的體育爭議解決機制,不但有助於保障香港運動員及其他體育持份者的合法權益,對提升香港體育發展亦有好處。
主席,我謹此陳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