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塊鏈潛能
專題探究,科技創新
2016 年 10 月 31 日
自古以來,不少文明古國為了確保財政收入以及其它社會功能得以持續運作,都會花不少精力於記錄納賦人口的每一份子。人口統計可謂社會數據的鼻祖:古羅馬帝國會記錄能戰的成年男人、秦朝亦要登記人口以釐訂稅役。時至今天,從身分證號碼、稅務記錄、網絡瀏覽記錄到銀行結餘,數據的應用日趨廣泛,影響著每一個人和世界的互動,譬如信貸記錄決定申請人有沒有能力置業、刑事記錄決定一個人能否出境或移民等。互聯網時代更新了數據的收集方式和用家,卻未改變數據的核心結構,很多重要數據仍是由行政機關及銀行等大機構所持有,而很多交易仍然需要依靠第三方確認資料。
這樣的數據處理在現代有兩項不合時宜之處:一、大衆及各類型機構對數據的需求不亞於大機構;二、透過第三方交易,難免構成額外交易成本。互聯網科技發展至今,在多方面發揮了去中介化的作用。不過,若要更廣泛地取代各種第三方服務,這項科技須具備三大條件:
一、 這項科技應能讓多方共享數據而不會影響個人私隱;
二、 這項科技承載的數據不能被竄改;
三、 這項科技的使用成本比現時的認可第三方低
以區塊鏈技術搭建的平台如設計得堂,能達至上述三項要求。
所謂區塊鏈,就是將資訊在加密後同時承載於很多部電腦内;每當有任何新增修改時,所有承載著這些資訊的電腦都會將之核實,再更新記錄。由於使用區塊鏈的電腦會互相核對資料,除非駭客對大部分保存記錄的電腦同時做手腳,否則無法修改往跡。加密過程也會用於核實及保障發送方和接收方的身份,以免駭客從中竊取資料盜用身分。
目前著名的網上虛擬貨幣比特幣就是用區塊鏈技術運作,以保障買賣雙方的身份和避免比特幣轉手的過程中出現重復結算或假比特幣的情況。
又譬如如果全世界的國家都透過區塊鏈共享所有流通及失竊護照的資料,使用假護照的難度就大大增高。
區塊鏈亦能記載資產的擁有權,確保賣家確實擁有有意出售的資產,而確保該資產並未用作抵押,或附有任何條件限制。區塊鏈共享資料的性質會令資產轉移在今天需要花費的功夫至少減半,例如跨境的現金電匯或轉帳,如果不需要銀行作清算及核實結餘增減,那麽所費的時間、功夫甚至手續費都能大大削減。這項技術的發展空間無可限量。
1. “Bitcoin explained and made simple | Guardian Animations” YouTube, 03:24. Posted by The Guardian, 25th June 20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4g1XFU8Gto
2. 關於鑽石業以及食物安全的例子,請瀏覽 “Does Blockchain technology work?” BBC News – Technology video, 05:11. Posted by BBC News, 11th Jun 2015.http://www.bbc.com/news/technology-33090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