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黨黨徽
新民黨黨徽以New People’s Party中,New的首字母N為主體,強調「革故求新」。N字形似石柱,象徵新民黨致力打好深厚根基。黨徽中心的圖案由兩片紅色的紫荊花瓣交叠而成,紫荊花是香港的標誌,代表新民黨扎根香港。兩片花瓣猶如一雙手,寓意新民黨會抓緊社會脈搏與機遇,「親近民心」。
|
|
特朗普毁掉美國價值 / Trump Has Destroyed American Values
文章
美國在二戰協助盟軍打敗德國、日本等軸心國,一直塑造「英雄」形象,加上戰後憑藉主導西方媒體的優勢,荷李活電影風行全球,亦透過電視劇、社交媒體等,宣揚自由、開放、英雄等「美式價值」,並以「自由民主」的旗號獲得世界贊同。然而,美國這種精心營造的拯救世界、自由開放、民主文明的形象,卻在特朗普執政下徹底粉碎。
特朗普的言行大大削弱了美國長久以來營造的軟實力和國際形象;例如他信口開河說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又說要把加沙變為旅遊區,將巴勒斯坦人送去其他中東阿拉伯國家,簽署行政命令將「墨西哥灣」(Gulfof Mexico)改名為「美國灣」(Gulfof America),要求Google等地圖供應商跟隨更名,這些行為均違反聯合國原則,完全無視別國主權和國土疆界。
儘管美國官員稱特朗普無意進攻加拿大,但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認為特朗普的恐嚇是認真的,吞併加拿大的威脅確實存在。不排除他會如俄羅斯般採取「特別軍事行動」(specialmilitary operation),特朗普一方面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另一方面威嚇別國,與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本質上有何分別呢?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國灣」,並要求地圖供應商跟隨更名;有意見認為這只是特朗普的第一步,改名後他極有可能進而吞併墨西哥,墨西哥無力抵抗。這與美國對台灣議題的傳統立場有很大衝擊,雖然美國表面上同意「一個中國原則」,但其實不願見到中國統一,因此經常表示反對中國用武力改變台海現狀。但如果美國可以隨便改變別國的疆界,怎可以反對中國統一?歷任美國總統努力塑造的所謂「道德高地」,將在特朗普執政下變得支離破碎。特朗普的荒謬舉動不僅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徹底崩塌,自由民主的「美式價值」亦顯得虛偽不堪。
Trump Has Destroyed American Valu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long portrayed itself as a "hero"—from helping the Allies defeat Germany, Japan, and the Axis powers in World War II to leveraging its dominance in Western media. Hollywood movies, television series, and social media have spread American values of freedom, openness, and heroism worldwide, winning international support under the banner of "liberty and democracy." However, this carefully crafted image of a world-saving, free, and democratic America has been completely shattered under Donald Trump’s leadership.
Trump’s words and actions have severely weakened America’s soft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For example, he casually suggested that Canada should become the 51st U.S. state, proposed turning Gaza into a tourist destination by relocating Palestinians to other Arab nations, and even signed an executive order to rename the "Gulf of Mexico" as the "Gulf of America," demanding that Google and other map providers follow suit. These actions violate United Nations principles and blatantly disregard the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of other nations.
Although U.S. officials claim that Trump has no intention of invading Canada,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takes Trump’s threats seriously, believing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annexing Canada is real. It is not impossible that Trump could launch a "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 similar to Russia’s actions in Ukraine. On one hand, Trump condemns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yet on the other, he threatens other nations—how is this any different from Russia’s so-called "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
Trump’s executive order to rename the Gulf of Mexico as the "Gulf of America" raises concerns that this might just be the first step toward annexing Mexico—a country that lacks the military strength to resist. This move directly contradicts the United States’ long-standing stance on Taiwan. While the U.S. officially acknowledges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it actively opposes China's reunification efforts, frequently warning against the use of force to alter the status quo in the Taiwan Strait. But if America itself can arbitrarily change another country's borders, how can it object to China's unification efforts? The so-called "moral high ground" that past U.S. presidents worked so hard to establish is now falling apart under Trump.
Trump’s absurd and reckless actions have not only completely destroyed America’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but have also exposed the hypocrisy of American values such as freedom and democracy. The once-glorified "American ideals" now appear hollow and deceitful under his rule.
|
|
充分發揮優勢 投身灣區建設
文章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於2 月7 日至10 日展開為期四天的密集調研行程,先後走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及鹽田港。此次調研行程緊湊且內容廣泛,涵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香港未來發展的多個關鍵領域,充分展現了中央對大灣區發展的支持,並且高度重視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的角色。
香港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必須要繼續發揮好比較優勢,更好發揮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作用。商界在投身大灣區建設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成熟的金融服務體系、穩健的法治環境,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服務和人才儲備,這些優勢使其成為大灣區資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才流的重要樞紐。商界可以通過多方面參與大灣區建設。首先是深度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利用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促進內地企業「走出去」以及國際企業「引進來」,在跨境投資、貿易及資本市場方面提供支持。同時,香港的金融機構可以積極參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為大灣區提供更多創新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尤其是綠色金融、跨境金融科技等領域,滿足區內企業的多元化需求。
優勢互補 加強聯繫
香港還是大灣區創新科技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內地城市如深圳、東莞等在科技創新方面實力雄厚,擁有眾多高科技企業和完善的產業鏈,而香港在基礎研究、國際科研合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具備優勢。香港可以加強與內地科技企業的聯繫,投資高科技領域,建立創新聯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同時,香港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可與內地企業攜手,促進技術合作與人才交流,將香港的創科能力融入大灣區產業升級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區域的全球競爭力。
此外,香港應更積極探索與內地城市的產業對接機會,實現優勢互補。香港的商家可以結合自身的品牌管理、營銷能力,與內地製造業企業聯手,打造「香港設計+內地製造」的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產品價值,拓展國際市場。與此同時,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國際物流網絡則可以為大灣區的貨物流通提供便利,促進跨境貿易的增長,強強聯手。
總而言之,香港各界應更快速地行動起來,以創新為驅動,充分發揮自身的國際化優勢與專業能力,積極融入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並通過與內地城市的深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及國家整體發展作出貢獻。
|
|
築起防騙堅實防線
文章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電信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以往的假冒親友借錢到結合人工智慧的深度偽造技術,詐騙集團的犯罪模式變得愈加精密。根據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的統計,2024年網絡釣魚個案較前一年暴增108%,且超過86%的電騙案件涉及受害者自行轉賬,顯示市民的防範意識有待提升。
近年來,詐騙手法不局限於電話詐騙,而是擴展至多平台和多技術融合的犯罪模式。例如詐騙者利用AI生成逼真的假影片或聲音,冒充親友或機構要求轉賬;亦有透過社交媒體投放虛假廣告,以「低利息貸款」或「高薪海外工作」誘騙民眾提供個人資料。這些手法不僅針對一般民眾,更特別鎖定高風險群體,如長者、學生和求職青年。
面對跨境電騙集團,單一地區的執法難以根治問題。中國公安部自2023年起聯手緬甸政府,成功搗毀多個詐騙園區,逮捕逾5.3萬名涉案人員;新加坡則通過《防詐騙保障法案》,授權警方在合理懷疑下直接凍結受害者賬戶,爭取時間阻止轉賬。英國與歐盟推動「詐騙責任轉移」制度,要求銀行承擔未盡審查義務的賠償責任,促使金融機構主動強化風險管控。這些措施反映結合國際執法、法律強制力與企業責任,能有效壓縮犯罪空間。
高齡者、青少年及弱勢族群因資訊落差,常成為詐騙目標。香港通訊辦推出的「防電騙地區大使計劃」,透過在地化宣傳彌補缺口,委任300名區議員及辦事處人員深入社區舉辦講座、派發資料,並以「四要五不要」原則(如「不透露個人資料」、「立即掛斷可疑電話」)教育長者識別詐騙。同時,警方設計的防騙問卷涵蓋網購、投資等情境,透過學校與社群媒體推廣,提升學生的警覺性。此外,科技工具亦能輔助防騙,例如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建議民眾啟用雙重驗證、定期更新系統,並警惕物聯網裝置的安全漏洞。
雖然電信詐騙手法日新月異,但透過法制創新、科技應用與社區教育的多軌並進,社會能築起堅實防線。特區政府、企業與市民需持續協作,尤其針對高風險群體量身訂製宣導策略,方能真正實現「天下無騙」。如通訊辦所言:「唯有全民提高警覺,方能守護人身與財產安全。」
|
|
新民黨 「Talk With Experts」講座 李小加先生探討金融服務如何帶動實體經濟
新聞稿,焦點
新民黨於2024年開拓「Talk With Experts」講座系列,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及業界翹楚分享,早前已舉辦兩場講座,分別探討低空經濟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昨日(10日)來到第三場,很榮幸邀得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滴灌通」創辦人李小加先生主講,主題為「金融服務如何帶動實體經濟」;有百多名新民黨黨友及其他嘉賓出席,更踴躍向李小加先生提出不同角度的問題。
李小加先生離開港交所後,着力思考如何突破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困境。他分析了傳統銀行融資與上市融資之間所缺乏針對中小企的金融服務產品,想出以收入為主要估值工具(RBP)的金融交易市場,在澳門成立「滴灌通澳交所」(MCEX),是全球首個收入分成產品DRO交易所。講座中,李小加先生介紹他的構思及成立期間的經驗。
他指出,目前全球資本市場未有完全與實體經濟扣連在一起,以港交所為例,每年的交易量與融資到實體經濟的比例是「400:1」,即實體經濟拿了1元走,金融市場上,投資者之間互相買賣賺那400元,根本沒有落到實體經濟。他認為全球股票市場已經接近是「賭場」,錢從投資者之間賺,「賭下一個人以更貴的價錢買」。他稱,因此他想作出改變,成立「滴灌通澳交所」,希望金融市場能與實體經濟扣連,以收入共享融資(Revenue-based financing)方式融資。
李小加先生圍繞金融服務如何重新緊扣實體經濟的現實處境和發展,講解收入共享融資(Revenue-based financing)與傳統銀行債務融資的分別,以及基於盈餘(Earnings-based)的股票市場能夠為很多中小企,特別是流通量大的企業,找到新的發展機會和融資機會,亦讓很多投資者、小股民能在新平台上進入市場,獲得紅利,捉緊市場發展。
有參加者關注為何其他國家沒有推出同類概念的產品,例如美國應該存在一定的市場。李小加先生強調中國可以作為領先者,再解釋指美國的金融市場服務深度,像銀行市場已經深度進入實體經濟,已經很多中型企業提供貸款服務,例如社區銀行等;而他提出的這個模式,適用於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極不發達的國家。
講座中除了討論「滴灌通」外,亦有討論到加密貨幣,有參加者提到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幣安(Binance)在去年10月至11月的交易量,比全球三大主要股票市場更多,加密貨幣的交易非常蓬勃;關注李小加先生認為這能否把資金引到實體經濟。李小加先生則形容這些加密交易所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存在,本來加密貨幣的原意是去中心化,本質是以算法為基礎的定價原則上的投機產品,本質上又成為了中心化,而且隨着交易量的集中,中心化愈發明顯,比傳統貨幣有過之而無不及,恰恰又缺乏透明度,更莫論監管,根本是中心化市場。
|
|
新民黨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聯同漁農業界發表考察科威特成果
新聞稿,焦點
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立法會議員繼去年9月率團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威特訪問考察後,於12月21至25日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代表、漁農界選委代表、漁農業界代表再度率團前往科威特,進行為期5日的考察,了解科威特的漁農業發展,以及探討香港與科威特的交流合作機會。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今日(24日)聯同考察團成員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博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劉金鳳女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及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陳子浩醫生、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及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楊展永先生,分享考察科威特的內容及成果。
容海恩立法會議員表示,去年9月到訪科威特後,了解到科威特發展機遇和空間龐大,同時有足夠資金支持;其後與漁農界選委交流時,了解到他們不少已在中東發展,故此她希望透過考察團促成更多合作,推動更多行業到科威特發展,讓更多香港企業可以看見這個機會,一同「跳出去」。
容議員表示:「今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將香港漁農業的創新示範及項目帶到科威特,了解到當地漁農業發展情況和需要,同時探討如何將香港及內地的成果對接,推動漁農界『走出去』,協助內地視香港為跳板,『跳出去』找尋機遇。」她續稱:「今次考察成果豐盛、具建設性,相信是首次有政府代表隨團,與我們和業界一同『走出去』,反映特區政府非常支持本港漁農業,希望政府未來有更多支援及政策支持,更大力鼓勵業界創新創業。」
今次考察團拜訪了多個科威特政府部門、私人機構、大學、科研機構、實驗中心、漁農商會、環境公共機關、科威特直接投資促進局等,又參觀了當地的魚市場,了解當地的營運情況、冷鏈技術。容海恩立法會議員指出已經有新加坡專家在科威特的魚場協助發展,若科威特能夠使用香港最新科技,將能助力當地進一步發展冷鏈市場等,讓科威特的產能和種類加大。
容議員認為香港要做好「一帶一路」建設,首先要了解好當地的需要和機遇,例如香港與科威特市場喜愛的魚類很相似,因此香港技術能快速配合當地需要。此外,由於科威特的水資源較緊絀,當地大多採用室內種植,目前正發展溫室種植,就此她指出香港和內地的溫室種植技術較尖端,是很好的機會讓香港技術「走出去」。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博士表示,2023年底特區政府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希望香港優質的漁農產品和先進技術能推動到不同地方;今次到科威特考察,將能進一步深化香港與科威特的合作,讓香港漁農業得到全新的升級轉型機遇。
朱振華博士指出,他印象較深刻的是香港與科威特市場喜愛的魚類相似,如石斑、馬友等,都是科威特主要銷售的產品,而環觀世界,香港養殖石斑魚的技術較先進,相信在這方面與科威特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他續指:「科威特重視其漁業管理的天然資源,我們曾與科威特的政府部門和大學商討,他們有意與我們進一步交流,例如每年香港6月6日都會參與的『全國放魚日』,科威特政府部門均表示有興趣來港了解實際操作。此外,科威特亦有注意紅潮問題,考察團也有向他們介紹香港紅潮監察的最新發展,例如已經開始運用人工智能進行監測,對方亦表示有深感興趣。」他強調,今次考察發揮了香港「內聯外通」的角色,透過香港的獨特優勢,將香港及內地的先進技術「帶出去」。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副主席劉金鳳女士強調「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的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是香港的出路和未來;揭示了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她表示:「今次的中東之行展現香港了在『內聯外通』方面的作用,走出了最要的一步。」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陳子浩醫生專注於水產養殖及系統管理,提升本地養殖技術。他表示今次可探討如何推動本港及內地的農業養殖科技帶到科威特,促進當地發展及提升技術,例如,鑑於科威特水資源緊絀,他們亦想發展更多陸上高密度養殖,因此香港的室內循環高密度養殖有助他們提升現時的室內養殖技術。
陳子浩醫生續指:「當地政府及學術機構都對水產生產管理、高端飼料生產、益生菌生產等幫助生產的技術非常感興趣,並希望能與我們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發展機會,助本港業界跳出香港,為國家及『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一分力。」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漁業創新科研發展小組楊展永先生指,今次考察有機會了解到科威特在漁農業方面的需求,以及對糧食安全的重視,他們認為依賴進口產品來滿足其國內需求並非長久之策,故希望能透過養殖在國內自行生產糧食。今次考察分享了香港與內地的養殖經驗,在有限資源和地理環境下,如何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考察團亦向他們介紹了香港可以提供的軟件及硬件技術支援,例如展示了無人機模型、人工智能技術等。
|
|
葉劉淑儀 出席世界經濟論壇
新聞稿,焦點
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暨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於1月20日至25日期間離港,親赴瑞士達沃斯(Davos),出席由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舉辦,為期三天的女性政治領袖論壇(Women Political Leaders Forum)。
|
|
就“保障夫妻於婚姻決裂後的權益”質詢
立法會事務
我在立法會2月19日大會上就“保障夫妻於婚姻決裂後的權益”質詢中,就政府有否就婚前協議的功效教育公衆的追問,民政及青年事務局作答。
|
|
立法會大會:支持《2024年税務(修訂)(關於輔助生育服務開支的税項扣除)條例草案》
立法會事務
我支持《2024年稅務(修訂)(關於輔助生育服務開支的税項扣除)條例草案》,有關最初是由新民黨提出,因應社會環境變化為有意生育的女性提供經濟支援,讓她們能夠更靈活規劃生育及家庭,我感謝和樂見政府接納有關意見,並落實是次輔助生育服務開支的稅項扣除。我期望政府未來更全面地參考海外經驗,制定更多更貼合香港情況、更具吸引力的支援措施,助力港人實現生育願望。
我認為《條例草案》的適用範圍應進一步擴大,除了是次在政府已將因癌症治療等醫療原因而喪失生育能力的夫婦納入《條例草案》中之外,我亦支持草案沒有排除中醫參與輔助生育服務,因中醫藥在改善生育力方面有獨特優勢,許多夫婦會尋求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模式,我認為政府在制定和執行相關政策時,應聽取中醫界的意見,讓中醫專家參與其中,發揮所長。
此外,政府應積極考慮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合作,在確保安全和監管的前提下,允許港人到大灣區認可的醫療機構接受相關服務並享受稅務減免。大灣區內不乏在輔助生育技術方面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和先進設施,通過跨境合作可以紓緩香港的相關服務壓力,為港人提供更多選擇。特區政府亦可考慮在大灣區內建立「生育協作區」,集中優質的醫療資源,簡化港人跨境就診的程序,進一步提高輔助生育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最後,我建議政府從多方面著手,營造有利生育的社會環境,包括在住房、育兒、教育等領域提供配套支持,減輕年輕一代的憂慮。特區政府可借鑑其他地區的經驗,研究為生育家庭提供特惠政策,增加托兒服務名額,確保適齡兒童接受優質教育等;同時通過公眾教育及宣傳,促進社會各界形成支持生育的共識,消除對輔助生育技術的誤解和偏見,為有生育需求的家庭營造更加包容、友善的社會氛圍,透過軟硬件兼備,從社會價值觀念到制度安排都形成合力,達至真正鼓勵生育,應對人口挑戰。
|
|
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會議:促請政府改善殘疾人士投票措施及安排
立法會事務
日前,在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會議上,我促請政府改善殘疾人士的投票措施及安排。
在2023年區議會選舉中,曾有殘疾人士反映不少候選人的簡介只有圖像而沒有文字,令他們難以了解候選人的政綱。而按當時調查顯示,僅有4%的地區選舉候選人和22%的地區直選候選人提供文字版簡介。事實上,相關問題在2016年及過往的選舉中已曾被提出,故此為了提高殘疾人士的投票參與度,我認為增加候選人的文字版簡介是一項重要的共融措施。
我在會上跟進政府未來將如何鼓勵候選人使用更多文字版宣傳簡介,以及如何在科技上協助殘疾人士參與選舉及了解候選人簡介。我亦反映現時候選人簡介的空間有限,未能充分表達政綱,建議政府可提供網上版本,讓市民查閱更詳細的資訊。與此同時,我認為政府可透過人工智能等科技,向有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協助,例如透過人工智能讀取圖像內容等,希望政府能透過科技同時兼顧殘疾人士及候選人的需要。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回應時指,政府會考慮各項便利殘疾人士選民的措施,包括如何閱讀候選人資料、前往票站是否方便等。而平等機會委員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亦補充,平機會每次在選舉前亦會去信選舉事務處,提醒執行支援殘疾人士措施,惟候選人簡介方面,簡介中所使用的文字或圖案是由候選人自行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