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黨議員
立法會議員
地區直選
香港島西 葉劉淑儀
新界東北 李梓敬
選舉委員會
黎棟國
容海恩
陳家珮
何敬康
區議員
地區直選
沙田東 姚嘉俊
沙田南 林宇星
沙田北 羅伊琳
將軍澳北 陳志豪
屯門北 蘇嘉雯
地區委員會界別
東區 劉聖雪
南區 黃雨程
屯門 甘文鋒
屯門 鄺珉樀
大埔 陳建君
西貢 陳健浚
西貢 譚竹君
沙田 張柏源
沙田 梁家瑋
沙田 夏劍琨
委任議員
東區
盧曉楓
郭浩景博士
南區
何沅蔚
灣仔區
孫道弘
沙田區
潘國山
王惠成
梁家輝
陳敏娟
廖子聰
荃灣區
張文嘉
|
|
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文章
冬季流感如期而至,成為人們健康的隱形威脅。儘管在大多數情況下流感的症狀相對輕微,但對於高危人群來說,流感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威脅生命。流感病毒變異迅速,每年都可能出現不同的流行株,這使得流感成為一種難以預測的疾病。在流感高峰季節,醫療資源面臨巨大的壓力。根據世衛估計,每年全球約有10億例季節性流感病例,其中包括300萬至500萬例嚴重呼吸道疾病病例。此外,除了與其他流感相關的併發症,估計每年有29萬至65萬人死於季節性流感相關的呼吸道疾病。
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接種疫苗後,人體會產生抗體,這些抗體能夠識別並抵抗流感病毒。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評估,在流感季節,如疫苗的抗原與流行的病毒類型吻合,流感疫苗可減低整體人口患流感疾病風險達40%至60%。對於老年人、孕婦及有慢性病的人來說,流感疫苗更是保護生命的重要屏障。
特區政府制訂了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並針對高危人群提供免費接種服務。自9月26日起,合資格人士可以在公立醫院及門診診所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這一計劃的目的是減少流感的傳播,保護社會中最脆弱的群體,如老年人、孕婦、以及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高危人群往往因免疫系統較弱而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因此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對他們而言尤為重要。
接種流感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更是對他人的責任。在流感高峰季節,未接種疫苗的人群可能成為病毒的傳播者,給周圍的人帶來潛在風險。通過接種疫苗,個體不僅減少感染的可能性,還能保護那些無法接種疫苗的脆弱人群,如新生兒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這種集體免疫的效果,能夠有效降低流感疫情的蔓延。
因此,請大家積極前往接種流感疫苗,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共同努力。
|
|
中美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文章,青年委員會
即將踏入11月,意味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無論賀錦麗還是特朗普勝出,雙方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華策略,必將動搖未來環球政經佈局。不少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在美國兩黨對華強硬漸成兩黨共識的情況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兩國可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
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國政治學者加咸‧艾利遜(Graham T. Allison)提出的國際關係理論,描述崛起的國家與既有強權之間的緊張關係。此理論源於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認為當年雅典作為新強權,其崛起導致斯巴達的不安。在舊強權面對新強權的威脅下,戰爭在所難免。
隨著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增強,以往以世界霸權自居的美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導致中美雙方在貿易、科技、軍事等領域的摩擦加劇。於是,由數年前所看見的極限施壓,到如今的「小院高牆」(Small Yard, High Fence)策略,已成為美國對華的新常態姿勢。似乎,修昔底德陷阱已隱然成形。
然而,國際社會以至全球人民,實負擔不起人類歷史上科技及文明最昌盛的兩大經濟體的衝突。隨着全球化浪潮及科技發達,現代社會問題已由國家層面演變成國際層面。未來關乎人類生存環境,以致引領下一世代工業革命的技術,都需要世界兩大經濟體的坦承合作,推動發展,解決問題。
全球暖化已成為當今世界最緊迫的議題之一。聯合國對全球暖化的目標為將氣溫上升控制至攝氏1.5度。要達致上述目標,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在2025年達到封頂,並於2030年下降43%。就此,美國在拜登政府的推動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訂立到2030年減少50%-52%排放的目標;中國則承諾到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樣的背景下,兩國應當放下對立,尋求在清潔能源技術、碳交易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另一方面,在區域安全層面上,亞太地區局勢複雜多變,尤其是南海、兩峽區域中,美國常以挑釁姿態對中國施壓,於領土問題上謀生事端,導致緊張局勢升溫。下一任美國總統應認識到,和平穩定的區域環境對於兩國乃至全球的繁榮至關重要。正如本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所述,通過建立對話機制和信任措施,美國和中國可以在軍事透明度、危機管理等方面展開合作,促進雙方在地區安全問題上的溝通,將有助減少誤解和誤判,避免衝突升級。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雙方才能更好地進行經濟和社會發展。
此外,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美國和中國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中,各自面臨不同的挑戰。美國需要克服供應鏈瓶頸和通脹問題,而中國則面臨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國可以探討協同增效的經濟合作模式。例如在醫療衛生領域,可以共同研發疫苗和治療方案,分享疫情防控的經驗和技術。此外,兩國可以在貿易、投資和科技等領域加強合作,促進雙邊經濟復甦,從而實現互利共贏。
特別是,當人工智能和其他新興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生產力的格局。美國在AI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和人才,而中國則在應用和市場規模上具有優勢。兩國應當摒棄對抗思維,尋求在技術標準、倫理規範等方面的合作。
「三中全會」特別強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種,人工智能的使用以及發展的倫理問題上,兩國可以共同制訂相關標準,為全球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方針。在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領域,加強技術交流和合作,將有助於雙方共同受益,推動全球科技的進步。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關鍵在於摒棄對立思維,尋求合作共贏的道路。未來的美國總統必須在全球暖化、區域和平、後疫情經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方面,與中國展開深入合作。只有通過對話與合作,才能為兩國和世界的繁榮與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
|
「簡樸房」工作陸續有來
文章
劏房問題一直是香港的重大挑戰,這類不適切居所的環境普遍較差,有些樓房結構不符合安全標準,或缺乏安全檢查,住客權益及安全得不到保障。過去特區政府對劏房的管理和規範相對鬆散,現為了取締劣質劏房,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立法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要求劏房最小面積為8平方米,並必須設有窗戶及獨立廁所等等,日後合規的已登記劏房將命名「簡樸房」。行政長官在去年提出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今次《施政報告》正式提出「簡樸房」計劃,對劏房設立合規標準,反映特區政府敢於承擔及解決問題,值得一讚。
特區政府的「簡樸房」計劃展現解決劏房問題的雄心,但仍要及早評估可能衍生的問題。例如計劃推行後,新規劃的「簡樸房」租金便有機會高於目前的劏房,改裝成本將不可避免地轉嫁至租客身上。這對許多低收入家庭來說,將成為沉重的負擔,甚至可能導致部分市民面臨無處可住的困境。因此,特區政府推行「簡樸房」計劃時,必須考慮到這些潛在後果,妥善處理安置問題。
在立法規管劏房的過程中,符合條件的劏房單位在進行裝修時,住戶可能需要遷出。這種情況可能會超出特區政府的預期,導致大量居民面臨不必要的困擾。近日已有關注劏房的團體促請特區政府為受影響的劏房戶提供六個月的過渡性租金津貼,旨在減輕他們因搬遷而產生的經濟壓力,減輕政策實施過程中市民的不滿情緒。特區政府應提前預測這些潛在問題,超前部署,盡快制訂應對措施。
此外,規管起始租金問題也應該在適當時候一併處理,以確保租金水平不會對低收入家庭造成過大壓力。租金的合理設定對於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至關重要,避免因租金過高而使家庭陷入經濟困境。期望特區政府在上述各方面均做好充分準備,從而實現改善劏房問題的目標,確保市民的基本居住權益得到保障。
|
新民黨 對孫明揚先生離世表示深切哀悼
新聞稿
新民黨對前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先生離世表示深切哀悼,孫明揚先生曾擔任多個重要職位,他對「一國兩制」的落實作出了很大貢獻,新民黨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孫明揚先生畢生奉獻香港,為港人服務,並擔任多個重要職位。回歸前,他已擔任董建華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其後亦擔任多個重要政策範疇的局長,包括土地、房屋、規劃、政制、民政等範疇,2002年曾負責推動擴大問責制,退休前曾擔任教育局局長;對於推動不同政策均有極大奉獻。
孫明揚先生人緣非常好,深受尊敬,新民黨將永遠懷念他。
|
|
新民黨 回應2024年《施政報告》
新聞稿,焦點
內容豐富,涵蓋全面,為香港未來發展勾劃光明前景
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今日(16日)發布2024年《施政報告》,新民黨認為今年《施政報告》內容豐富,涵蓋全面,為香港未來發展勾劃光明前景;行政長官接收了社會各方意見,充分回應民意,新民黨很高興行政長官接受了本黨提出的十多項建議,包括新民黨於2022年提出的調整烈酒稅、發展銀髮經濟、推動生態旅遊、發展體育訟裁的建議,以及成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等。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新民黨執委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與新民黨副主席潘國山、多位新民黨區議員及社區發展主任等,今日於立法會聆聽行政長官宣讀兩個多小時的《施政報告》。隨後各立法會議員就各項政策仔細討論,並就新民黨關注的重點政策作回應。
黨主席葉劉淑儀指出:「新民黨素來支持特區政府說好中國故事及香港故事,今次《施政報告》提供很多內容,讓我們說好中國故事及香港故事,非常適時。新民黨亦會成立對外聯絡小組,積極做好對外聯繫的工作。」融入大灣區方面,很高興行政長官提出共同投資大灣區,希望特區政府在這方面有創新思維,新民黨提出要發展高質量產業,以及解決房屋問題,可透過「飛地」與大灣區合作發展。
經濟方面,葉太表示,很高興特區政府提出加大力度推動盛事經濟,建議特區政府邀請更多國際巨星來港演出,以帶動旅遊業;她續說很高興特區政府提出發展南丫石礦場,當中具有很多旅遊、康樂活動發展前景。
葉太續說:「很高興《施政報告》有提及鼓勵中高齡人士就業,能增加社會生產力,同時提高其消費力;新民黨建議特區政府延後退休年齡,因為現時人們身體健康,六十歲仍具高生產力。」
黎棟國議員表示感到非常高興,因為今次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當中特別關注香港最缺乏的兩件事:「香港目前經濟低迷,因為訪港旅客人數未如預期中大量回升,《施政報告》爭取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擴大『一周一行』的指定城市,此舉十分主動;行政長官亦宣布入境處放寬及加快東盟的部分國家的旅客簽證,均是方向正確的措施。」
黎棟國議員指,過去一年特局政府「搶人才」的成績不錯,行政長官今年亦應業界要求,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可見整份《施政報告》一環扣一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拼經濟,改善市民的生活改善。
容海恩議員認為行政長官聆聽了各界、特別是地區的聲音,《施政報告》非常「落地」,在創科方面亦着墨不少。
她說:「我特別關注香港與中東的交流發展,行政長官有關注如何引導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客來港,包括在語言上的交流、餐館、宗教禮節方面,促進酒店和機構合作,屬於貼心措施。特區政府亦有關注專業人士在中東的交流,未來會率領更多交流團到不同國家參觀和考察。」另外,她指特區政府有着墨於中東國家主權基金的應用,可推動北部都會區及人工島的建設,認為可以與中東國家合作,讓資金來港支援,希望未來在中東其他國家大力推動。
科技方面,容海恩議員指出,特區政府擴大「政、產、學、研、投」的協作,包括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亦包括推展航天科技研發,航天在香港屬新興產業,香港有公司推動航天產業,希望香港有更多投入。她表示希望未來科技園及其他機構能夠大力推進香港在創科產業的應用和人才配置,樂見特區政府新增「教育、人才、科技委員會」跨界別協作,未來可儲備更多人才。
李梓敬議員指出,特區政府採納了新民黨提出減免烈酒稅的建議,由100%減至10%,此政策將有效令香港成為烈酒交易中心。李梓敬議員建議,引入國際知名烈酒拍賣會,吸引國際買家,設立專屬烈酒倉庫,以及透過不同活動如展覽及品酒活動等,推動香港成為烈酒交易中心。
李梓敬議員說:「新民黨關注香港旅遊業發展,《施政報告》提出擴大『機場城市』規模超過一倍,這是正確發展方向,特區政府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不同設施,如酒店、娛樂設施等,鼓勵中轉旅客在港消費,並加強與內地航空樞紐合作,甚至考慮在機場引入『一地兩檢』,或簡化內地旅客出入境程序,讓旅客更便捷地使用機場。」
另外,《施政報告》宣布將關愛隊資源增大五成,他表示認同此方向,認為有利地區治理,他說關愛隊需做大量行政工作,建議研究簡化空間,以及目前關愛隊未能運用資源聘請職員,建議研究如何靈活運用資源。
陳家珮議員說:「很高興行政長官採納了新民黨環島遊的建議,新民黨一直提倡處處都有旅遊,振興各區經濟。」她續指,今年《施政報告》有不少措施與南區有關,包括擴建香港仔避風塘、善用岸邊設施等,亦接納了新民黨爭取多年的建議,在淺水灣增設碼頭。
陳家珮議員續指,雖然今年在鼓勵生育方面着墨不多,行政長官亦有提到改善育兒友善計劃,包括增設一所獨立幼兒中心、加強「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等,讓更多家庭能獲得支援;另外亦見到行政長官着力解決劣質劏房問題。
何敬康議員指出,新民黨非常關注中小企發展,歡迎《施政報告》容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貸企業申請最多12個月「還息不還本」,他希望有空間再檢討時限;他又表示非常歡迎其他注資基金,希望未來推出更多措施幫助中小企。
金融發展方面,何敬康議員指出,今年有很多措施,如加大香港黃金交易市場,他希望政府未來推動國際大宗商品交易所,以及聯通黃金交易,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希望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推到最高點。
最後,何敬康議員說:「新民黨非常注重體育發展,喜見特區政府在體育發展有較大着墨,期待未來推出體育總會管治指引時有正面信息。教練方面,未來若有統一機制,必定要與國際水平掛鉤及聯通,讓國際教練能來港發展。另外,雖然目前香港精英運動員的訓練較強,但個別運動項目例如甲一籃球隊及甲組足球聯賽的球隊沒有固定訓練場地,希望特區政府在體育主場經濟方面讓精英運動員有更多發展空間。」
|
|
新民黨 成立「對外聯絡小組」
新聞稿,焦點
為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及行政長官李家超的號召,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推動民間外交,新民黨於今天(16日)宣布成立「對外聯絡小組」,並由黨主席葉劉淑儀擔任小組組長,今後新民黨將積極發展對外聯絡工作,繼續主動向國際社會宣揚香港獨特的「中國優勢」及「兩制優勢」。
新民黨「對外聯絡小組」成員如下:
職位
姓名
職銜
組長
葉劉淑儀
新民黨主席、立法會議員
副組長
容海恩
新民黨副主席、立法會議員
副組長
何敬康
新民黨中委、立法會議員
組員
陳家珮
新民黨執委、立法會議員
羅卓堅
新民黨執委、港區全國政協
盧曉楓博士
新民黨中委、新民黨東區區議員
郭浩景博士
新民黨中委、新民黨東區區議員
張文嘉博士
新民黨荃灣區議員
廖子聰博士
新民黨沙田區議員
孫道弘
新民黨灣仔區議員
吳澤銓
新民黨青年委員會副主席
劉穎峰
新民黨政策總裁
|
|
就「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議案在立法會會議上發言
立法會事務
10月24日,我在立法會大會上,就「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議案發言。
主席,首先感謝尚海龍議員提出協助新來港人士融入香港的議案,並感謝各位議員提出的建議。以下,我將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分享一些真實經驗。
事實上,與過往的優才和專才計劃不同,透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入境人士並不需要擁有一份職業就能來香港。因此,來港人士不一定能留下或融入社會,也未必適合留在香港。很多來港人士其實都是碰碰運氣。舉幾個例子:我曾經幫助一位在羅馬一所名校就讀意大利文學但丁「神曲」博士的女士。我認為她找工作並不容易,但因為她的意大利文非常好,我便建議她到意大利商會工作。另一位來自復旦大學,有投資銀行經驗人士告訴我,他僅用一天就拿到了入境證並來到了香港。比拿到雙程證速度還快。他還計劃在香港購置高檔物業,如羅便臣道的住宅。我認為這類人士會留港投資、經商。
此外,還有一位來自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的優才生從深圳來港,他在入境處領取臨時身份證後,由於尚未決定選擇什麼工作,很快就回深圳了。還有一些人士認為香港最大的吸引力是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讀書。由於每間國際學校都有自己的管製架構,要求國際學校讓新來港人士優先入學確有難度。目前,除了英基等傳統國際學校,香港還有許多其他私人的國際學校,如Wycombe Abbey School Hong Kong、Malvern College Hong Kong、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等。
這些人士還提到,他們會自行申請一些自資大學的學士學位,以學生身份留港。我同意特首提到要「多多益善」,並不論國籍、宗教信仰等,對放寬人才入境計劃表示歡迎。然而,我認為對他們的幫助應該是有限度的。優才不需要保姆式的幫忙,過往的例子也證明了這一點。還記得過去有許多人才是通過游泳或爬山來港,憑藉自己的努力適應香港這個社會,並獲得成功。
我相信各位議員也會收到很多個案。雖然應該幫助他們,但必須有實際和合理的期望。我不認為每個入境人士都會扎根香港,但歡迎他們扎根,並給予他們一些機會尋找合適的崗位和生活方式。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要做保姆提供全方位服務,這可能會引起本地畢業生的不滿,抱怨政府不幫助他們找工作和住所。我不贊成這種過於依賴政府的心態。
主席,我僅此發言,希望各位議員對於協助新來港人士定居香港有合理的期望。
|
|
立法會大會:做好數據流通 吸引人才留港
立法會事務
日前我在立法會上發言支持「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議案。過往我一直積極跟進香港人口政策,並在由我出任主席的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上跟進了不少人才配置和措施,如為新來港人士建立共融社會、再培訓等,促請政府針對新來港人才的需要提供服務。
我樂見政府在吸引外來人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放寬了不少入境計劃,從數字上亦能反映政府工作的成效,如截至今年9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一共收到38萬宗申請,當中24萬宗已獲批,並有16萬人及其家人已經來港,為香港帶來不少人才和勞動力。
然而,我認為除了招攬人才來港,亦有需要留住人才,政府需要協助他們融入香港生活,讓他們的下一代繼續留港建設,如加強香港與內地城市互聯互通,做到數據流通,在香港可以接收到全面內地資訊,而內地服務亦可以在香港享用,便利新來港人才留港生活。
|
|
立法會大會:支持善用土地 推動經濟增長
立法會事務
日前我在立法會大會上支持「積極開發及善用土地,推動經濟及產業發展」議案。我認為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應當緊隨國家發展步伐,善用土地資源,推動經濟增長。
我認為香港應當善用大灣區標準、中國標準、中國速度來開發和利用土地,特別是近年國家在基礎建設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如港珠澳大橋便體現了中國在設計、建造和管理方面的卓越能力。香港應協助提升中國標準的國際認受性,例如以中國標準推動活化工廈,加強土地的綜合利用。
此外,我建議政府推動地下空間開發,當中包括地下交通、商業、儲存等設施,釋放地面空間,做到充份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間,實現立體化開發;同時加快舊區重建,通過更新和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市民生活。透過多管齊下、全方位推進,為香港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土地供應和空間保障,推動香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