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前走遍多區派發抗疫物資後,今日我與黨友容海恩、社區發展主劉文杰及孔永業再到深水埗探訪弱勢社群。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多年來協助很多劏房戶及新來港人士,據知他們長期聯絡接近一萬戶弱勢人士,早前我詢問她們的抗疫物資是否十分短缺?他們表示正急需口罩等抗疫物資,因此今天我們先贈送一萬個口罩以及大批酒精搓手液到該協會位於深水埗的總部,並在幹事施麗珊小姐引領下,親身探訪該區的劏房戶。
相信大家知道劏房戶環境惡劣。廚廁共用、一個劏房共住多戶人家、通風系統欠佳以及大廈內外堆積垃圾等情況常見;雖然空間狹小,但現時劏房租金亦接近二千元,廚廁共用的劏房租金則更高,有小孩的住戶,更面臨隨時被趕走的風險。
施小姐告知現時劏房租戶絕大多數是來自本地的獨居人士,當中不乏長期輪侯公屋、久久未能上樓的長者。她指出近年輪侯公屋時間愈來愈長,希望政府認真檢討房屋政策,除了實施租務管制,將劏房租金加幅限於合理水平外,亦應該增加房屋供應,減低這些長者輪侯公屋之苦;即使興建過渡性房屋增加的數量有限,但少量總比完全沒有好。其實此建議我早於2016年12月已提出,希望政府能早日接納,以解決現今社會部分住屋問題。
我們探訪的劏房戶當中不乏有小朋友的家庭。他們的生活空間非常狹小,有些更是數名小朋友共住同一張床上,這對他們成長以及身心健康均有很大影響。特別是他們最近因受疫情影響而停課,每天只能待在家中進行網上學習,部分小朋友因缺乏兒童口罩不敢外出,故此已連續二十多天沒有出門,在家十分鬱悶,我看見其苦況亦感到十分難過。因此我們送上八盒兒童口罩予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希望幫到有需要的小朋友,協會成員笑說我們已是送贈兒童口罩的「大戶」了。
探訪完畢後,我們在深水埗街頭遇上不少街坊大吐苦水。他們表示疫情影響下經濟已接近停擺,市道慘淡,如今他們已成失業人士,可說是手停口停,生活非常困苦。因此紛紛盼望明天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會全民派錢,協助他們渡過難關。我表示金額是否能滿足全港市民不得而知,但相信預算案派發現金有望,希望他們明天收到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