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陳家珮
地區事務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 認識陳家珮
我係陳家珮:運動讓我強大  
  文章,認識陳家珮     2017 年 12 月 22 日
在爸爸的影響下,我從小便熱愛運動。小時候,我們一家經常與外公外婆、舅父阿姨等一大幫人一起去太平山頂、兵頭花園遊玩。後來父母生意忙,也會抽空帶我們去郊外行行山,接觸大自然。現在,父母退休了,運動仍是我們家庭聚會的重點項目,讓我在忙碌的工作日程中偷閒。 長跑鍛鍊體力,過程刻苦,要有充分的準備及練習,才能完成賽事,跑到終點,絕無僥倖。做人做事也一樣,例如演講、求職,事前也一定要有好的準備才可。記得有一年的馬拉松比賽,因為比賽前工作很忙,抽不到時間練習,到正式比賽時辛苦得很,結果當然差強人意。 考驗意志 運動考驗意志及毅力,要非常堅定。我跑過路程最長的比賽,是全程共二十一公里的半馬拉松,我目前的最快紀錄是兩小時十分,以我的身形來說,算是不錯的成績。而在那兩個多小時的長跑旅途中,是有很多機會及誘因,令人放棄比賽,例如上斜路;前面選手停令自己也想停;見到補給站等等,都令人想停下來。基本上每跑到一段路,見到顯示尚餘路程,都讓人有藉口想停下來,那時候就需要堅定的意志,堅持繼續比賽。 我們一家人熱愛運動,家庭活動也以運動為主,假日會去跑步、行山,參加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比賽,順道旅行,一舉多得。我們一家分別參加過很多外地馬拉松比賽呢,土耳其、芝加哥、墨爾本和柬埔寨等地也有我們的足跡。 運動讓我強大,健康不能依靠別人。我們要坐言起行,及早開始定期運動,累積健康。否則等到身體出毛病才開始運動便已太遲。因此,我不會找藉口而疏懶運動。工作固然重要,但都不及健康重要。我們一家身體力行,希望由自己做起,改變自己及身邊的人,讓大家都活得健康。即使工作有多忙,例如步行回家或改行樓梯,減少坐升降機,或者坐車提早一個站下車,已可達到運動的目的。 我是南區區議會「活力專員」之一,區議會層面的運動活動,我都會參加,例如代表當區區議會參加單車比賽,希望身體力行在社區推動運動,令每個家庭多關注健康,長遠而言,可減低對醫療系統的壓力,亦是好事。
我係陳家珮:留學澳洲的小美好  
  文章,認識陳家珮     2017 年 12 月 22 日
我在香港土生土長,求學讀書,直至初中,父母希望我能在更國際化的環境學好英文,及學懂自立,便安排我到澳洲升學。中四時,我隻身飛到澳洲就讀墨爾本郊區的女校Tintern Grammar,開始精彩又充滿小美好的外國寄宿生活。今天我已為人母,深切體會父母當年的苦心呢。 澳洲高中的校園生活很有規律,每天上學、放學、茶點、做功課、晚餐、鎖雪櫃、關燈等作息時間,都有規定,養成我現在自律的個性。 學校裡,澳洲本地學生佔多數,另外有部分是海外學生,如泰國、日本、馬來西亞、台灣、印尼華僑,以及小部分香港學生。當時與我同住宿舍的,是一位澳洲本土白人女生,她會在我的個人用品「加料」,例如會在我的面紙盒中放入洗衣粉,又將我的沐浴露與洗髮水混和在一起,或偷走我的裙子等等,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她為甚麼要這樣做,但當時我一咬牙便忍下來了。 雖然同房女生對我不友善,也試過走在街上遭到不禮貌對待,這些沒讓我退縮,反而讓我學懂忍讓、獨立,我在學校宿舍住宿了一兩年,後來轉到寄宿家庭,即是澳洲當地居民接收海外留學生,賺取額外收入,當時每間學校都有這些寄宿家庭計劃,而且對接待家庭的要求很嚴格──地址必須在學校附近範圍、學校會查看接待家庭的居住條件、留宿費包括學生三餐伙食等等。 我很幸運,遇到很好的澳洲家庭,一家三口,父母與十多歲的女兒,家裡有養狗貓。我寄宿期間,他們一家就視我是女兒一樣,我校園生活不開心,他們會細心關懷安慰我,非常溫馨,讓我融入真正的澳洲生活。可惜是我畢業及離開澳洲後,便跟他們失去了聯絡,只知道他們搬到偏遠的大草原去,讓女兒學習騎馬。 我在澳洲生活多年,三年高中寄宿生活後,我升上澳洲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修讀市場系學位課程。 升上大學後,我和幾位朋友一同合租了房子,每到周末便在屋子嬉戲及煮食。到現在回到香港,走上從政之路,我和那些香港同學依然非常友好,即使各有各忙,仍會相約聚舊,細說當年。 而在澳洲讀大學的生活,比起高中更多姿多彩,校園生活過得更充實,例如每到周末便相約同學到郊外遊玩。某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的三星期考察計劃,參觀了歐洲、美國等地多間大機構,了解國際知名品牌的市場部運作,包括香港國泰、美國西雅圖Orico、法國香檳品牌Moet、英國曼聯球隊、英國石油公司和法國化妝品L’Oreal等,那次的經驗非常難得,讓我放眼世界,擴闊視野,奠下了我日後工作及待人接物的根基。
我係陳家珮:不忘本來──中西區  
  文章,認識陳家珮     2017 年 12 月 22 日
我係JUDY陳家珮,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港島中西區成長,看著街道風景的變遷,直至我到海外留學、工作,再回來,當上了區議員,中西區,仍是我的「本來」。 我偶爾會來走走看看,感受一下這個新舊共融的地方,如何在時代變遷之中,演化演進,也勉勵自己,繼續朝著服務香港的目標邁進。 由細到大,我一直和父母住在中西區,見證這兒的變化。 在父母那個年代,他們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多,人人靠勞力打拼,像我父母,年輕時努力工作,「死慳死抵」儲首期,好不容易在西營盤第二街置了一個家,一家人安居樂業。父母恩,我終生銘記。 西營盤一帶最大的改變,是有了港鐵站後,居民生活方便得多。西營盤第二街,跟第三街、高街一帶,唐樓處處,現在酒吧、西餐廳林立,成了SOHO區,吸引很多外國人住下來,中西會萃,變成獨特的香港特色。我們一家人喜歡在生日或特別日子回來看看,懷緬從前。 今日,我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遊走於議會和地區之間,初衷不忘。我不會忘記,我在中西區成長,它讓我更有力量,邁向更大的目標,服務香港。
認識陳家珮  
  文章,焦點,最新消息,認識陳家珮     2017 年 12 月 5 日
陳家珮(Judy Chan),1980年出生,已婚。新民黨中央委員,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海怡西民選區議員,其他公職包括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南區社區事務及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及南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上訴委員(房屋)委員。 陳家珮於香港土生土長,16歲時負笈澳洲升學,於澳洲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 )主修市場學。2003年大學畢業,遇上「沙士」,香港經濟低迷,毅然到美國工作,直至2010年回流香港,報讀匯賢智庫課程認識了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從而踏上從政路。 2014年,陳家珮以素人身份,打敗人民力量袁彌明及民主黨單仲偕,當選海怡西區議員;並於2015年再度擊敗袁,以2900多票高票連任,地區工作成績有目共睹。2016年港島區立法會選舉,陳家珮排於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之後,並曾於選舉論壇舌戰對手,初顯大將之風。 隨著兒子出生,陳家珮有感為人父母者需對香港社會有更大承擔,立志站得更前,尋求在更大的政治舞台上發光發熱,為市民發聲,推動香港發展。
我係陳家珮—Judy飯局篇  
  影片集,認識陳家珮     2017 年 12 月 1 日
今次,我約了在澳洲留學時的大學同學上來我家吃飯。不知同學們會否大爆我的秘密呢?睇完今集【我係陳家珮】大家就會找到答案。 =,收看更多資訊= #我係陳家珮
我係陳家珮—爸爸去哪兒篇  
  影片集,認識陳家珮     2017 年 11 月 21 日
從前有些小店我們一家經常光顧,因為食物好吃,各有特色,而且富人情味。第二街以前有很多燒味店、瓷器店,現在大部分都沒有了。以前跟家人外出吃飯後,我總愛在第二街的士多買杯裝雪糕吃,非常開心滿足,但現在士多沒有了。反而在士多對面有家醬油店,縱使其他舖位不斷改頭換面,醬油店仍然在那裡堅守著。至於隔鄰的第一街,以前有一家蛇羹店,我總喜愛在回家路上,在門口偷望裡面用網圈住的蛇,現在蛇羹店同樣都沒有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愛在PMQ元創方「打卡」、消磨時間,其實那兒也是我充滿回憶的地方。PMQ元創方前身是警察宿舍,也是我兒時朋友仔的家,那時候我常常跑去和朋友玩耍呢。記憶中,警察宿舍間隔像公屋,廚房在走廊外面,走廊很長很直,每隔幾個分隔就有廚房,走進去就是大廳,洗手間則在露台。幾年前得知政府決定保留整座宿舍建築活化為藝術區,我高興也來不及,因為那代表我的快樂回憶得以保留呢。 現時中上環「三十間」的位置,以前有一間牛記茶室,很出名的。我放學後常常到牛記吃午餐,到晚上牛記會有宵夜,美食很有鑊氣,深得街坊歡迎。後來牛記遭加租、迫遷,輾轉搬舖到柴灣去。老闆權哥說有意回歸中西區經營食肆,我大力贊成,希望權哥心願早日達成,我們又多一個地方聚腳。 時代轉變,老店搬一間,少一間。好像開業已半世紀的「森美餐廳」,以前是我們家過時過節「食大餐」的地方。店內分兩部分,外面光線充足的是普通扒房,裡面我們稱為「黑房」,是餐廳的「高級扒房」。那個年代,「去鋸扒」是奢侈事,爸爸媽媽在特別節日帶我們「去鋸扒」,一家人有說有笑,足夠我們興奮一天!前陣子聽到森美餐廳結業的消息,我們很不捨,一家人專程再去懷緬一番。 今日,我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遊走於議會和地區之間,初衷不忘。我不會忘記,我在中西區成長,它讓我更有力量,邁向更大的目標,服務香港。

關於陳家珮

陳家珮(Judy Chan),新民黨中央委員,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海怡西民選區議員。
其他公職包括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南區社區事務及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及南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上訴委員(房屋)委員。


Copyrights Judy.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鴨脷洲海怡半島海怡東商場地下G17舖
2518 3860
2518 3850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陳家珮

地區事務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