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陳家珮
地區事務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
  • 立法會事務
【2023.03.29 議會發言】立法會會議|全面推動香港氫能源產業發展  
  立法會事務     2023 年 3 月 29 日
氣候變化是妨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性問題之一,而世界各地都積極為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在有關能源方面的政策都持續不斷作出改變及轉型。而早在2020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已經提出中國會致力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 為了實現「雙碳」目標,國家一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除了成為世界最大的制氫國之外,亦對於掌握有關氫能的各項技術發展都持續有重大突破。因此,我們必須緊隨國家的步伐,把握好目前全球能源轉型這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及重大機遇,及早謀劃提前部署,加快培育發展氫能產業,興起「氫經濟」,推動潔淨能源實現零碳夢想。 氫能作為世界公認的終極潔淨能源,產業前景是非常之廣闊。在國家公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當中亦提及到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而要促進氫能技術裝備取得突破,無疑是需要創新科技的驅動。 國家「十四五」規劃已經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所以我們必須在這方面有所作為。近日,留意到有間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產品的內地高科技企業落戶到香港科學園,並且將會為香港打造首個氫儲能及首個跨境氫能應用項目,相信這個亦是推動香港氫能技術創新的好開始,回應國家期望的重要一步。 隨住種種契機,特區政府與有關持份者,都很應該更積極構建一個聚焦氫能發展的創新平台,同時加快引進、培養相關技術的高端人才,有序地推動本港氫能源產業發展。 大家都看到特區政府就住應對氣候變化及推動新能源的普及應用是不遺餘力。在2021年先後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及《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亦成立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去推動相關工作。在新一份的《財政預算案》內,亦提到會為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兩億元,與專營巴士公司及其他持份者合作,開展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的試驗,測試本港的應用情況。 而較早前,本人亦就住有關推動新能源運輸在本港的應用向當局提出過質詢。當時,局方的回覆大致都是需要透過今年分階段展開的試驗計劃,再以審視相關方面的法規、標準及技術指引。所以本人對於政府在相關方面的工作都是抱很大的期望,亦很希望政府能夠加快步伐,構建一個安全、穩定、高效的氫能源網絡。
【2023.03.14 議會發言】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討論有關「福島核電廠排放廢水入海洋對食物安全的影響及日本食品的進口管制」  
  立法會事務     2023 年 3 月 15 日
【2023.03.14 議會發言】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討論有關「福島核電廠排放廢水入海洋對食物安全的影響及日本食品的進口管制」
【2023.03.15 議會發言】立法會會議|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  
  立法會事務     2023 年 3 月 15 日
相信近日大家都會留意到,網上一條大約五分鐘的片段,雖然實情我們都不清楚,但聽到一位應該只有小學二年班的學童在港鐵車廂內,力竭聲嘶地表述自己內心的不悅情緒,在躁動不安的情況下,講出自己對生存在世上感覺到好辛苦。作為家長,聽到小朋友這樣說,除了心痛之外,同時亦感到非常憂慮,因為當這麼小的小朋友都已經感覺生活過得這麼難,有這麼多的壓力,這麼究竟我們又怎樣可以有效幫他們解困。 事實上,面對這幾年的疫情,我們作為成年人都很清楚係有多吃力。可想而知,本港的兒童及少年在這個過程所經歷的都是相當唔容易。而長期處於各種防疫及社交距離措施底下,無疑對他們的社交及身心發展都有一定的阻礙,不單只令他們的成長過程,對生活有了不一樣的認知之外,同時亦都令他們的精神健康帶來難以估計的影響,在各方面都變得沉重,更容易產生不安、焦慮、困擾,這些負面情緒,導致他們壓力近乎爆煲。 一直以來,本港各界對青年的精神健康都非常關注。而社會上持續有好多不幸的事件發生,亦在較早前就有調查指出,近年本港青年的輕生個案持續上升,而𠵱啲無聲的吶喊,亦是社會對青年精神健康的措施不足的警號。近期,有一項就有關「中學生情緒及求助狀況」的調查指出,在 5,160 名受訪學生中,四成六的壓力指數是屬偏高水平,有兩成四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傾向。而令學生最感困擾的事情是「功課/考試測驗繁重」、「學習動力低」及「成績退步」。而亦有另一項調查在 253 名 12歲 至 25歲 青少年的訪問,有 71.7% 的受訪者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受困擾」。當中,有 28.1% 受訪者受到的困擾是「覺得自己對事情拿不定主意」、而有 22.1% 受訪者是「對自己失去信心」及「覺得有精神壓力」。 各項的調查結果都反映,目前本港新一代的精神健康狀況並不理想。所以政府必須正視有關方面情況,持續研究及評估,並且透過不同方法提供支援,由政府、學校及家庭三方通力合作,甚至在社區,例如探討如何善用十八區的關愛隊結合,在社區內建構一個完整的安全網,協助他們在適應復常的生活環境同時,能夠紓緩生活的壓力,學習如何去平伏自己躁動不安的情緒,從而改善我們新一代的精神健康狀況,為他們提供正向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可以積極面對人生活出精彩。
【2023.03.13 議會發言】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 |討論有關「有特殊需要兒童(包括學前兒童)及其家長的支援服務」  
  立法會事務     2023 年 3 月 14 日
【2023.03.13 議會發言】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 |討論有關「有特殊需要兒童(包括學前兒童)及其家長的支援服務」
【2023.03.13 議會發言】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有關「殘疾人士的福利及支援服務」  
  立法會事務     2023 年 3 月 13 日
較早前,與多個殘疾人士團體會面時,了解他們很期望有一個殘疾人士委員會,能夠更直接處理他們的需要和訴求。 在公平及平等之間的差別,平等是任何人不論條件都可以獲得相同機會及資源分配,而公平則根據各人的條件獲得相應的機會及資源分配。 目前,申請綜援的資格是以家庭作單位,導致不少殘疾人士都是不合資格領取,期望政府在有關方面能夠提供更大的空間再作研究,令他們的生活可以從而得以改善。
議會發言 |就《2021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發言  
  立法會事務     2022 年 2 月 20 日
在《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在持續改善民生有關市區更新方面,接納了市建局在「油旺地區研究」所提出的建議,包括涵蓋整個油麻地和旺角舊區的市區更新概念藍圖,以及「轉移地積比」和「街道整合」等新規劃工具。長遠而言,油旺並不是全港唯一需要更新的地區,市區老化的情况,早已經由旺角、油麻地、深水埗這些較早開發的地區,蔓延至港九多個地區及新市鎮。因為好多舊區的樓宇及城市環境都出現嚴重的「雙老化」問題,非常需要透過更新,才可改善居民的生活。因此,本人非常樂見這具前瞻性的建議得到政府支持,亦好期望未來可以透過民、官、商的協作,加快舊區更新步伐。巿區老化的情況涉及全港,所以需要加快改善,期望政府、樓宇業主同發展業界,都能夠把握舊區更新的新機遇,隨住發展潛力的增加及新規劃工具的應用,投放更多資源,結合公私營力量,加快舊區更新,締造「雙贏」局面,令巿民生活居住環境變得更美好。 同時,亦留意到《施政報告》有好大的篇幅在推動有關「邁向 2050年前碳中和」,而在整體方向上本人當然非常支持,亦都好樂見環境局透過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加強統籌及推動深度減碳工作,令更多青年人都可以積極參與。除此之外,都希望政府能夠善用現有資源,例如利用 OPark 的承載力,進一步加強社區廚餘回收的收集工作,推動更好的綠色社區發展。 此外,特別希望建議一下有關保護兒童方面,為了避免再有「童樂居」虐兒悲劇事件再次發生,除了必須要加強照顧者的培訓之外,都留意到按現時提供幼兒服務的照顧者比例並不理想,0-2歲幼兒的照顧者比例是一個照顧六個,可見是有非常急切的需要培訓更多照顧者,希望政府可以研究政策提供更多資源,在現時就業市場不樂觀的環境底下,吸納更多有意投身幼兒照顧、有心有力的從業員,相信如果政策得到改善,同時亦有效提升婦女就業率。本人支持議案。謹此陳辭。感謝主席。
建議成立監管保護兒童機構的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  
  立法會事務     2022 年 2 月 14 日
今日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上,繼續就關注如何避免童樂居職員涉嫌虐兒事件再次發生,建議透過委員會成立監管保護兒童機構的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希望政府能夠足夠正視問題的急切性和嚴重性,杜絕同類事件發生,更全面地、更專業地研究在監管、招聘、培訓、及緊急支援機制等各方面,更着實地保護兒童免受傷害。
建議福利事務委員會成立“監管保護兒童機構的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  
  立法會事務     2022 年 1 月 31 日
今日,家珮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建議福利事務委員會成立“監管保護兒童機構的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並跟進政府就有關保護兒童會「童樂居」員工涉集體虐兒事件受害兒童的安置工作。而署長回覆指現時這32位受影響兒童,仍然需要留院幾個星期。本人對有關安排十分失望,並非常痛心孩童現時的遭遇。 這些兒童從出生就未能在正常的環境成長,是第一層傷害,而在幼兒中心受員工的虐待,這是第二層的傷害。經歷種種現在還要被迫留在醫院過年,無人問津,無人送暖,無形是第三層傷害。希望政府在處理事件上更人性化,加多一點同理心,因為固化的思維已抹煞了孩子們所盼望的除夕,無語問蒼天。 本人不能接受孩子們的權益遭受剝削,亦不能容忍再有同類型的事件發生在孩子們的人生之中。因此,建議在福利事務委員會成立“監管保護兒童機構的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希望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令受影響兒童得到穩妥的安置,並檢視本港有關保護兒童的政策,杜絕殘害兒童成長的卑劣文化。 家珮今年的新年願望,只希望這些受害兒童能夠早日渡過困境,盡早獲得適切的安置,安穩快樂地成長。
醫社合作 加強基層醫療網絡  
  立法會事務,最新消息     2022 年 1 月 27 日
隨著本港面對人口急速老化的情況,公眾對公營醫療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若要完善公營醫療系統的運作和提升巿民的整體健康質素,加強「醫社合作」的基層醫療服務是刻不容緩,因此為基層醫療作出長遠規劃是必須的。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長期處於超負荷,主要原因都是供求失衡所致,床位不足之餘,醫護人員又短缺。因此接受治療和提供治療的比例,長期處於不理想的狀態,而專科服務輪候時間又長,以致病人往往未能在最佳時機得到適切治療,增加了患者病情惡化而需要住院的風險。與此同時,疲於奔命的醫護人員要承受沉重無比的工作壓力,亦會影響醫療服務的質素,這種惡性循環一直以來仍未有根絕。 香港的基層醫療一直落後,長期以來,社區健康中心為長者診症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有切實為缺乏護理知識的長者,提供足夠有關預防和護理的資訊,亦未有著手跟進區內長者的居家生活習慣,從而提供改善的健康建議,減低他們的患病機會。歸根究底,種種問題都源於預防的工作不足所致。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是為巿民捉緊健康的不二法則,而基層醫療所指的正正就是社會內的「初級衞生保健」,擔當著維護巿民健康的重要角色,是以預防為主,並且以社區為中心。倘若政府能夠完善香港的基層醫療,從而提升當中的跨醫療專業的發展,並為社區內的長期病患,提供健康風險評估及針對性護理,再加上善用社區資源,來提升疾病管理的能力,必定能夠大大減輕在第二和第三層涉及專科和醫院服務的醫療負擔。《施政報告》就有關醫療人手,提及到強化其他醫療專業在本港醫療體系,特別是在基層醫療方面的角色。政府亦研究修改法例,容許免醫生轉介而讓市民直接接受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服務,避免延誤治療。 如果在每一個社區內,都有一套完善的基層醫療,過程當中必然已包含有醫生去觀察評估,而需要物理治療的巿民,亦可以減省由醫生轉介的程序。政府若關注巿民的衛生保健,應急巿民所急,並為基層醫療作為個人及家庭在持續醫療過程的第一個接觸點,作出完善的規劃,令公眾在「一碗熱湯的距離」,都能夠得到專業、便捷及全面的護理支援,才可以真正促進巿民的健康。 若果政府能夠落實基層醫療的長遠發展方向,透過有指標的規劃,從而建構好社區內基層醫療的基礎措施,並且培養及引入更多醫護人才,有效疏導現時公營醫療系統積壓已久的重擔,令基層醫療在社會上著實運行,令更多巿民得以受惠,才能保障香港巿民的福祉。
就規管外傭中介 保障僱傭權益 - 動議議案發言  
  立法會事務,最新消息     2022 年 1 月 20 日
主席,本人動議通過印載於議程內的議案,即就 “規管外傭中介、保障僱傭權益” 提出的議案。 主席,自香港在1970年代初,推行輸入外籍家庭傭工的政策,外傭來港服務已經有四十多年,一直擔當支援家務工作的重要角色,對香港社會貢獻良多,令許多家庭和女性可以在無後顧之憂下投身就業市場,釋放更多勞動力,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現時全港外傭達35萬名,是香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而言,外傭僱主及準僱主都會透過外傭職業介紹所協助處理聘請外傭。根據早前收到勞福局局長,回覆書面質詢所提供的 數據資料,香港現時共有 3,309 間持有有效牌照的職業介紹所,而當中 1,527 間是外傭職業介紹所,佔約46%,但特區政府一直都無規定外傭須通過職業介紹所尋找工作,亦無規定僱主一定要通過職業介紹所去聘用外傭。 主席,有業界朋友同我講,目前本港只有約三成多中介係有外傭來 源地領事館發出的牌照,即俗稱的「大牌」。「大牌」持有人必須跟從領事館的要求,為外傭提供足夠的措施,保障外傭的勞工權益,並且要確保外傭工作及住宿要達到合約標準,保障外傭不被剝削,不然會被領事館追究或者更嚴重的會被吊銷牌照。而未有獲領事館牌照的中介,俗稱「艇仔」,就主要是針對本地僱主,而「供應源」都是找持有「大牌」 的中介做領事館手續,從海外引入外傭到港工作。正正因為特區政府無劃一規管中介,「艇仔」便可游走於比較寬鬆的條款,經常以不同的營銷手法吸引顧客。換句話說,本港外傭中介質素參差,良萎不齊!更有害群之馬為求謀取暴利,巧立名目,濫收費用,導致僱傭雙方都蒙受損失,種種不良營商手法,一直為人詬病。而根據局長提供的資料,接獲涉及外傭中介違反《僱傭條例》第12部及《職業介紹所規例》劃分的投訴個案數字, 2020年有 82 宗,2021年有 62 宗,投訴包括「濫收求職者佣金」及「無牌經營」,但係成功檢控外傭中介的數目在2020年只有 10間,2021年仲少只有4間。究竟是甚麼原因令到成功檢控的數字那麼低呢?有關當局有冇真正深入徹查這些個案呢?我希望有關當局認真反思及檢討。 主席,現在僱主聘請外傭可謂困難重重,要過五關斬六將,分分鐘 仲難過自己搵工!本人經常接到僱主的求助個案,聯同僱主組織與政府 部門會面過,亦多次提及那份「標準僱傭合約」已經沿用了四十年,相 當落後,很多條款已經不合時宜,對僱主欠缺充分保障;而「無良中介」 就會利用「標準僱傭合約」的漏洞,令僱主承擔更多不必要的損失。這些個案無日無之,我辦事處枱頭便有大量資料,但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都無正視過問題。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情況更加嚴重,用「冰山一角」都形容唔到, 可能就快「火山爆發」就真。全球疫情反覆,目前僱主招聘外傭的金錢成本、時間成本、手續成本,都不斷上漲。而勞福局羅致光局長就形容 處理輸入外傭的速度係「想快就只會慢」,可見羅局長完全唔明白成語 「心急如焚」的意思!再加上最近學校暫停面授課堂,幼兒、小朋友都要留在家中,雙職家長更加需要外傭協助,但係偏偏極難聘請到外傭, 不過我估羅局長都未必能夠明白僱主的心情! 現時,每日能夠順利抵港工作的外傭,數目非常之少,供不應求的 情況非常嚴重,不良中介更趁機斂財,更有無牌中介設法利誘外傭「跳工」,從中賺取佣金,對於急需外傭支援的僱主家庭造成極大困擾,甚至人財兩失。 雖然特區政府聲稱致力打擊外傭「跳工」,不會批出涉及跳工行為的外傭簽證。但因為特區政府規管不足,任由不良中介繼續唆擺一些, 心存僥倖以為斷約後仍然可以留港申請新工作簽證的外傭,這些劣行只會變本加厲,令新來港的外傭有一個錯覺,以為來港後可向僱主要求更高的工資,甚或可跳工以得到一份更高工資的新工,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僱傭雙方。僱主固然蒙受金錢時間上的損失,而外傭亦會因為誤解而失去短時間內再來港工作的機會,長遠而言更加會直接影響香港的勞動力供應。 主席,規管外傭中介是保障僱傭權益的基礎。本人認為特區政府有 需要檢視現行法律條文和守則,包括研究優化《僱傭條例》、《職業介紹所規例》及《職業介紹所實務守則》,以提高外傭中介的營運門檻, 提升業界服務質素,增加營運透明度,並且更有效監管外傭中介,杜絕違規行為。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必須全面檢討已經過時的「標準僱傭合約」,作出修訂,使之適合今日香港的現況,有效平衡僱傭雙方權益。此外,特區政府有必要設立統一支援平台,協助僱傭雙方了解各自的權責。並且,特區政府應就外傭權益相關的問題,聯同僱傭雙方組織與領事館建立恆常交流機制,加強溝通、合作和宣傳的工作。 主席,規管外傭中介,杜絕不良營商手法,是僱主、外傭和業界三 方面的共識。若僱傭權益繼續受不良中介蠶食,將會影響香港幾十萬戶家庭,和幾十萬名漂洋過海來港工作的外傭,而能否令僱主、外傭都受到充分保障,取決於特區政府對規管外傭中介的取態,假如特區政府 真心關顧香港市民、關顧萬千家庭,就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敢於擔當,規管外傭中介,回應社會各方面的期望。 本人謹此陳辭。感謝主席。 #規管外傭中介 #保障僱傭權益

關於陳家珮

陳家珮(Judy Chan),新民黨中央委員,現任香港南區區議會海怡西民選區議員。
其他公職包括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南區社區事務及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席,及南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上訴委員(房屋)委員。


Copyrights Judy.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鴨脷洲海怡半島海怡東商場地下G17舖
2518 3860
2518 3850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陳家珮

地區事務

立法會事務

影片集

聯絡我們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黎棟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