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民黨 強烈譴責美議員提案制裁香港官員及法官
新聞稿,焦點
對於美國五名國會議員共同提出法案,要求把香港四十九名官員、法官及檢控官等,納入制裁名單,指他們執行《香港國安法》,涉嫌違反人權,新民黨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譴責。
新民黨認為美方完全無視香港實況,漠視《香港國安法》的真實執行情況,粗暴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損害香港法治,破壞香港的司法制度,真正目的是詆譭香港,傷害中國,不可接受。
新民黨必須強調,法治是香港的基石,不容美方破壞。新民黨亦相信,特區政府官員、法官及司法人員,絕不懼怕這些制裁手段,誓將繼續堅守崗位,無畏無懼地工作,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
|
新民黨 回應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
新聞稿,焦點
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今天(25日)發布2023年《施政報告》,新民黨認為內容非常詳盡,除了維護國家安全,也充分回應民意,涵蓋的政策範圍非常廣泛。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新民黨中委暨立法會議員何敬康先生,與新民黨副主席潘國山先生等,今天也在立法會聆聽行政長官宣讀三個多小時的施政報告。隨後各立法會議員就各項政策仔細討論,並就新民黨關注的重點政策作回應。
黎棟國議員表示:「非常高興行政長官就『搶人才』方面接納我們相當多的建議,現時政府『搶人才』的成績相當不錯,但『留人才』是比較嚴峻的問題。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推出措施,讓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先免後徵』,取代要求他們居港滿七年才退還的『先徵後免』措施,相信對留住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對於「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方面,黎棟國議員稱行政長官宣布11月開始,暫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可令他們在進修期間抽出更多時間,理解香港職場,繼而吸引他們日後留在香港居住及發展,有利人才留港。
在「釋放土地發展潛力」方面,新民黨一直關注前南丫島石礦場發展,曾建議利用當地美好的環境興建人才公寓。黎棟國議員稱居住是非常重要的吸引人才因素。「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已同意發展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相信有助留住人才,對香港的發展很有幫助,令香港的人才庫更加充實,更可增加香港的新科技發展動力。」
容海恩議員也十分支持本次的《施政報告》,「尤其見行政長官有大篇幅關注共同維護和諧穩定的篇章,生育政策與人口政策本身就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在生育政策方面,我們支持報告提及支持新生家庭的篇章,樂見政府採納新民黨去年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的新生嬰兒津貼建議,為新生嬰兒提供2萬元現金獎勵,令新生嬰兒的父母非常期待,希望政策可盡快推行。」
她也認為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非常全面,如提高居所稅項扣除、增加在職家庭津貼、增加幼兒中心名額和津貼等,考慮真正有需要家庭的住屋及照顧子女的多項負擔,「可見政府除了支援年輕父母『生育』,也支援他們『養育』子女的需要。」
李梓敬議員關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是次《施政報告》很多政策也順應民意及接納新民黨的建議。很多市民反對沙嶺興建公眾骨灰龕,認為位置不適合,政府提出重新審視,回應市民的訴求。」
他也關注交通規劃問題,就行政長官提出優化「三鐵三路」安排及加推「兩鐵一路」新項目,認為有助完善新界東北交通網絡發展,也方便香港市民往來不同口岸,特別考慮北環線東延線,和新界東北線,都會連接不同口岸,進一步促進香港市民與粵港澳大灣區交流。
對於政府發展郵輪旅遊,李梓敬議員認為其中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旅客下船後接駁市區需時,他稱《施政報告》回應新民黨的訴求,考慮參考雲巴,接駁郵輪跑道區至啟德站,完善交通網絡有助旅遊發展。
何敬康議員強調,新民黨非常重視中小企持續發展,《施政報告》有很多支援中小企的措施,例如電商發展、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企拓展業務有重大幫助。中小企融資方面,《施政報告》讓中小企融資、還款安排等更有彈性。
他也關注創業板GEM的改革方案。「我們已持續要求改革創業板,讓中小企更容易利用創業板的平台融資及上市,非常期待改革的創業板上市規則可於明年出台。」何敬康議員總結道。
|
|
新民黨 公布 派出29人參選 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
新聞稿,焦點
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將於12月10日(星期日)舉行,新民黨今天(20日)上午舉行記者會,正式公布參選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分別派出17人參選區議會地方選區選舉,12人出選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合共29人參選(參選人名單見附件)。
新民黨今早於灣仔舉行記者會,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先生、副主席容海恩女士、副主席潘國山先生、執行委員陳家珮女士、中央委員李梓敬先生、中央委員何敬康先生、執行委員曾向群先生,及執行委員周國泉先生,向傳媒與公眾分享是次新民黨的參選理念,及對29位參選人表示全力支持。
「我們新民黨培養的團隊有幾個特點,第一,相對年輕;學歷較高;也會全心全意為地區服務,真正愛國愛港。我呼籲已登記的選民,在12月10日出來投神聖一票,讓區議會選出真正為市民服務、才德兼備、品格好、有能力的年輕人為各位服務!」
葉太又向各位綜合分析新民黨29位參選人的特色:「今次新民黨參加直選有17人;參加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有12人,共有29人。其中男士有24位,比例佔83%;女士佔近20%。另有一位少數族裔,是土生土長的印裔參選人。參選人之中,最年輕為24歲,最年長為47歲,平均年齡37歲。而30歲以下的參選人佔14%;40歲以下比例佔72%。學歷方面,大學畢業的參選人佔86%;碩士或以上學歷人士佔38%。我們也有一位現任區議員爭取連任。他們各位都是非常優秀,且多年在地區服務,因此我很高興向各位市民介紹,他們各人都是愛國愛港、年輕、有良好學歷、全心全意為地區工作的候選人。」
29位參選人之中,有17人參選區議會地方選區選舉,他們分別是:參選東區康灣選區的林梓鴻先生;參選東區太北選區的雷有得先生;參選東區柴灣選區的周卓然先生;參選灣仔選區的黃守東先生;參選西區選區的吳家超先生;參選中區選區的郭杰駿先生、參選南區西北的崔添偉先生;南區東南的江卓姿女士;爭取連任、參選屯門北選區的蘇嘉雯女士;已做區議員16年、爭取「重返議會」、參選沙田東選區的姚嘉俊先生;參選沙田北選區的羅伊琳女士;參選沙田南選區的林宇星先生;參選大埔北選區的劉文杰先生;參選北區紅花嶺選區的孔永業先生;參選將軍澳北選區的陳志豪先生;參選西貢及坑口選區的甘佳璋先生;與新民黨唯一的九龍區參選人、參選油尖旺南選區的白俊達先生(Jimmy Singh Baljinder)。
選舉廣告 2023年區議會一般選舉
新民黨秘書處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9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