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黎棟國
文章
立法會事務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陳家珮網站
  • 新聞稿,焦點
  • 新民黨 會見 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

新民黨 會見 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

日期︰2022 年 5 月 19 日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副主席潘國山先生、立法會議員陳家珮女士、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先生,與新民黨多位成員共廿八人(出席名單下段詳列),今天(19日)下午與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會面,就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提出四大範疇建議。

會議後新民黨多位成員於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位於的入境事務大樓地下會見傳媒。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表示:「今天很高興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抽空見新民黨仝人,我們共有廿八位成員出席,包括新民黨主席團、執委、中委與社區發展主任。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向我們解釋政府架構改組的必要性,我們也趁此機會向他提出四個主要問題。」

加強地區建設與統籌工作

葉太稱:「四個我們關注議題,首先包括地區行政,如何加強地區統籌工作,讓地區服務做得更好。我們的副主席潘國山先生對行政長官提出的十八區關愛隊表示支持。」

葉太引述行政長官當選人表示,未來政府會多走進社區,接觸市民,李家超先生的政綱有十八區關愛隊,葉太、潘國山副主席與新民黨各社區發展主任都會經常接觸市民,了解到民間有眾多力量,特別是青年人,葉太與新民黨各人均認為關愛隊應該動員更多青年人與政府未來加強各方面協作。

防疫抗疫 絕不鬆懈

另外,新民黨今天也在會議中分享地區的抗疫工作,青委會副主席張柏源先生觀察到有些問題可以怎樣處理得更好,向行政長官當選人李家超先生分享地區抗疫經驗。

加強金融創新

葉太也稱,「今天我們有與會的金融界代表——中委羅卓堅先生,向李家超先生提出金融方面的意見,例如協助中小企融資、創業板改革、虛擬資產與數字貨幣發展等。」

關注旅遊發展

另外,代表旅遊業的新民黨中委葉慶寧先生,今天也向李家超先生反映很多旅遊業發展的意見,特別是公海遊與航班熔斷機制等。「感謝行政長官當選人與我們有很坦誠的交流,他的態度很謙和,樂於聆聽意見,令我們有愉快的交流。」葉太總結。

新民黨常務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先生稱:「今天會面主要討論四個範疇,行政長官當選人非常仔細聽了我們的講述,就我們提出的意見,作出良好的回應。我們對此表示高興。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與地區團體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建設更美好的香港。」

他又稱,受會議時間所限,今天主要與特首當選人討論四大範疇,未來會與新一屆政府加強溝通,就香港未來更多社會關注議題,與政府建立更暢通的溝通渠道,表達民意。

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說:「感謝行政長官當選人細心聆聽地區的聲音,尤其承諾建立十八區關愛隊。我們分享到地區組織如何協助政府施政,讓民生措施得以落實,這是十分重要,做到以民為本。我們希望與行政長官當選人與新一屆政府各部門緊密合作,令到市民有幸福感與獲得感。」

新民黨副主席潘國山先生表示:「很高興見到行政長官當選人比較貼地,了解到我們地區基層服務的團隊工作,希望以後政府施政更加有效,落到實處,實實在在讓市民受惠。我們期望地區服務的團隊,與政府有良性的合作,令市民有獲得感。」

出席今天會議的新民黨主要人士包括:主席葉劉淑儀女士、常務副主席黎棟國先生、副主席容海恩女士、副主席潘國山先生、執委陳家珮女士、中委李梓敬先生、執委譚榮邦先生、執委曾向群先生、政策顧問王瑤琦女士、中委蘇炤成先生、執委甘文鋒先生、中委傅曉琳女士、中委葉慶寧先生、中委王家揚先生、中委羅卓堅先生、中委詹美清女士、中委暨青委會主席劉文杰先生、中委何敬康先生、中委廖添誠先生、社區發展主任姚嘉俊先生、青委會副主席張柏源先生、青委會副主席崔添偉先生、社區發展主任林梓鴻先生、社區發展主任郭浩景先生,及社區發展主任林宇星先生等。

新民黨成員獲民政事務局頒發嘉許狀  
  文章  
今天是值得新民黨高興的日子,合共有九位成員獲得政府嘉許,並於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手上接過嘉許狀。 他們分別是服務大埔及北區的盧騰光 (新民黨中央委員) 、. 服務沙田的夏劍琨 (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及張柏源 (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服務北區的孔永業 (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 、服務將軍澳的陳健浚 (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 及 譚竹君 (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服務海怡半島多年的義工黎曾瑞貞 (黎太) 、崔添偉 (新民黨青委會執行副主席)及新民黨總部職員楊家浚。 他們均是新民黨在地區服務的社區幹事、義工及總部職員,多年來辛勤地為街坊服務,特別在這兩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間,他們總是不辭勞苦地運送物資,處理街坊的求助,永遠站在前線服務有需要的市民。 再次非常感謝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向他們頒發嘉許狀,我知道每一位獲得嘉許的黨員、義工及朋友均感興奮,在此再次祝賀他們,並感謝民政事務局對新民黨仝人工作的認同 。
上堂看AV……失德教師一個也嫌多  
  文章  
日前,女校梁式芝書院有學生在網上發帖,揭發一名趙姓男教師在中一默書堂時,用手機偷看色情影片,並且不知甚麼原因分享到課室屏幕上,帖文指至少有半班中一女生看到影片,男教師在五分鐘後才發現自己分享了影片。事件經傳媒廣泛報道,有指男教師有生理反應要用書本遮掩下體離開課室,有指男教師當場要求女生們不要在網上討論事件以免影響校譽。而校方則在5月20日發出聲明,指校方「於5月13日傍晚收到趙姓教師報告其曾在課堂上偷看成人網頁」,趙姓教師於5月16日「向校長和副校長承認犯錯,並向校長請辭」,校長「在徵得校監同意下,接納趙的請辭,即時生效」。 涉事男教師的行為叫人譁然及難以接受,事件引起社會、教育界和家長的廣泛關注,教聯會認為教育局應該取消其教師註冊(釘牌)。校方聲明說「已通報教育局及警民關係主任」,梁式芝書院周淑敏校長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學校已做晒所有工作」(《香港01》5月19日),真的是這樣嗎?涉事男教師辭職便代表事情完結嗎? 當然不是。 這次事件極為嚴重,首先,涉事男教師明顯違反了《香港教育專業守則》第2.2條〈對學生的義務〉的第16點「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避免使學生難堪或受到羞辱」,及第2.6條〈對公眾的義務〉的第1點「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應尊重法律及社會接受的行為準則」。教師在課堂上看色情影片當然有違社會能接受的教師行為準則,明顯有違師德及專業操守,直接或間接影響女生們的心理健康及對教師的信任。 我則關注該名教師有沒有干犯法例。 翻查香港法例第390章《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該名教師涉嫌干犯了第22條〈禁止向青少年發布不雅物品的規定〉。條例指「任何人向青少年人發布不雅物品,不論是否知道該物品是不雅物品,或是否知道該人是青少年,均屬犯罪」,男教師分享到課室屏幕的色情影片自然屬不雅物品,而他眼前的是一班只有十二三歲的中一女生,自然屬青少年。條文亦列明「首次定罪,可處罰款$400,000及監禁12個月」,反映罪行的嚴重性。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則指涉事男教師可能違反了香港法例第480章《性別歧視條例》(第2(5)條),他解釋「性騷擾是指任何不受歡迎而涉及性的行為」、「不論屬有意或無意地,例如事件中該教師於其他學生看到的範圍內展示色情影片」(《香港01》5月20日)。此外,《性別歧視條例》第39(2)條列明「任何身為某敎育機構職員的人,如對一名正在謀求成為該機構學生或已是該機構學生的女性作出騷擾,即屬違法。」 由此可見,該名男教師的行為並非普通的犯錯那麼簡單,也不是承認犯錯及辭職便可了事。校方應該報警,交由警方徹底調查該男教師有沒有違法、有沒有其他性騷擾行為,若有足夠證據,必須作出檢控。 另一方面,根據香港法例第279章《教育條例》第46條〈拒絕教員註冊的理由〉及第47條〈取消教員註冊的理由〉,如教育局常務秘書長認為「該人並非出任教員的適合及適當人選」(第46(a)條)、「該人被裁定已犯可判處監禁的罪行」(第46(b)條)、「該教員不稱職」(第47(b)條)、「該教員已違反本條例任何條文」(第47(3)條),或「該教員作出的任何行為足以構成專業上的失當行為」(第47(6)條),則常務秘書長可以取消該教員的註冊。 因此,教育局不能只要求校方交報告便了事,應嚴肅考慮取消該男教師的註冊,不能讓害群之馬繼續到其他學校任教,傷害其他學生,影響老師的整體專業形象。同時,教育局應調查及檢視校方的處理手法有沒有問題,有沒有延誤公布或包庇成份;以至校方平日的管理是否有問題等等。 最後,特區政府應檢視「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不讓涉及性罪行的人士從事教育工作。學生是我們整個社會的保護對象,這類失德教師,一個也嫌多,必須嚴懲。
第五波疫情的最後一里路  
  文章  
第五波疫情由年初爆發至今,經歷了初發、幾何級爆發、高位横行等多個階段,來到最近,單日確診個案總算回落至三位數,祈願第五波疫情真的來到「最後一里路」,香港能逐步復常,健康熱鬧地迎接回歸二十五年。 抗疫是壓倒一切的任務 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檢視過去幾個月的抗疫工作,特區政府是否有效擔起抗疫的主體責任,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下屆政府必須汲取教訓,做好預案,慎防病毒捲土重來。 我們都明白,抗疫是壓倒一切的任務,也是要花大錢的任務。抗疫兩年多,特區政府已經花掉四千六百億元,當中包括撥款予醫院管理局、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兩輪消費券、購買疫苗及藥物等等。錢是花得夠多了,但是各項措施的安排未必到位,遠的不說,就以最近向長者免費派發快速檢測包的安排為例,雖然特區政府聲稱是免費派發,但是我們收到很多長者投訴,說他們去到指定團體的派發地點後,發現原來只派發給會員,長者要即場入會才能領取檢測包,更有個別團體要求長者先付二百大元入會費,才「免費」派發五盒檢測包,反映計劃未能完善落實,分分鐘好事變壞事,落得民情怨懟。 望下屆政府多與政黨議員溝通 理順施政 我收到市民投訴後,立即代表新民黨去信食衛局,要求撥亂反正。食衛局反應迅速,當日下午回覆,立即修正措施,取消會籍限制、入會及會費要求,六十歲以上長者親身到指定地點便可免費領取檢測包。我希望特區政府明白,政黨和立法會議員是特區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我們能切實反映民意民情,下屆政府也必須明白這點,多與政黨、議員溝通,從而理順施政。 此外,特區政府在科技抗疫的表現,並不理想。「安心出行」、電子針卡、疫苗護照、網上預約系統、陽性申報平台、健康碼,名字一大堆,全部半桶水,而且各自為政,互不相通,市民在使用上並不方便,長者更感困惑。 「安心出行」沒追蹤功能是抗疫最大敗筆 我始終認為「安心出行」沒有追蹤功能是抗疫工作的最大敗筆。特區政府一直沒走出所謂「侵犯私隱」的思維誤區,即使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在立法會事務委員會會議中又澄清又強調,在防疫及保障公眾健康的大前提下,「安心出行」加入追蹤功能並不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但是特區政府仍是把「安心出行」沒有追蹤功能當作「功績」那樣吹捧,實在匪夷所思。試想想如果「安心出行」推出時已有追蹤功能,特區政府能運用大數據追蹤緊密接觸者,還需要借調成千上萬的紀律部隊人員手動調查嗎? 還有早前特區政府要全港學校「提早放暑假」以騰出校舍做全民強檢,但是「暑假」放完強檢卻變了傳聞;要求學生復課後每天快測陰性才可上學,卻堅持不肯向全港學生派發快測包;航班熔斷機制熔走了香港航空樞紐的地位;關閉大量表列處所令各行各行遭受重擊;沒有及早妥善處理為長者接種疫苗的工程致使安老院舍大爆發 ...... 篇幅所限,抗疫工作好與壞,這裡未能一一細數,而在第五波疫情的尾聲,究竟特區政府做不做全民強制檢測,讓香港與內地的「動態清零」目標接軌?是抗疫「最後一里路」的重要關鍵。

關於我們

現任新民黨常務副主席,前保安局局長。


Copyrights NPP.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9號中國海外大廈11樓D-F室
+852-3100-0079
info@npp.org.hk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黎棟國

文章

立法會事務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陳家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