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黎棟國
文章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
  • 新聞稿,焦點
  • 新民黨 回應夏寶龍主任 專題研討會重要講話

新民黨 回應夏寶龍主任 專題研討會重要講話

日期︰2021 年 2 月 22 日

就今天(2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出席北京舉行的專題研討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新民黨有以下回應。

夏寶龍主任表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核心要義,並提出堅持「愛國者治港」的三大客觀標準,包括「愛國者必然真心擁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愛國者必然尊重和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別行政區的憲制秩序」;「愛國者必然全力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新民黨非常認同和全力支持。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先生接見訪客時談到「一國兩制」的落實,已提出「愛國者治港」,愛國者必然成為治港的骨幹,也講到何謂愛國者,而夏主任在今天的講話中也有引述鄧小平先生的論述:「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由於「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非常獨特的安排,而且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因此要由真正愛國的人士成為管治的主體,才可以成功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我們相信中央政府在今時今日重申有關要求,有其迫切性。

香港自回歸的二十多年來,「一國兩制」未能好好發揮,而2014年發生持續七十九天的違法「佔中」,與2019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暴力事件,更反映香港多個重要的管治板塊,特別是立法會與區議會,在反對國家主權、危害國家安全、打擊香港繁榮穩定、主張「攬炒」的人士盤踞下,扭曲了香港的政制,對香港的繁榮安定造成很大傷害。

因此中央政府今時今日重新強調「愛國者治港」的論述,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們相信,只要切實根據中央政府既定的原則初心,真切落實「愛國者治港」,必定可以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和香港的長期繁榮安定。

創科局在搞甚麼  
  文章  
香港人的新年願望是牛到疫除,可惜正月未過,新冠肺炎疫情又反彈,單日確診數字一度跌至個位數後,又回升至2月27日的三十三宗。而且又爆發新的群組感染,新群組是尖沙咀K11 MUSEA 食肆「名潮食館」群組,已累計逾四十人確診,包括員工和食客,商場同層另一店舖亦有員工確診,情況不容少覷。 衛生防護中心呼籲在2月18、19日光顧該食肆的市民和他們聯絡。數數手指,2月18日就是年初七,即特區政府放寬食肆限制至四人一枱、可營業至晚上10時的第一天。很不幸,現實告訴我們,措施甫放寬就出事,病毒仍在身邊。 新措施還要求食客進出食肆須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或留下個人資料,因此,只要執行到位,當局是可以透過確診者的「安心出行」記錄追蹤傳播鏈的,可是當局在這方面並沒說明。這就是特區政府每每疏忽的地方,既想鼓勵更多市民使用「安心出行」,卻又無法令市民明白「安心出行」在抗疫過程中發揮多大效用,完全是捉到鹿不懂脫角。如此這般下去,推出更多抗疫程式也是徒勞。 那邊廂,隨著科興疫苗率先抵港,疫苗接種計劃正式展開,不過網上預約一開始又甩轆,因為反應超越預期,市民非常踴躍,很多人同時湧入系統,希望搶先登記預約,迅間導致網絡大塞車,很多市民無法登入。雖然特區政府很快便搶修成功,之後系統運作較暢順,但是在市民心目中,特區政府的「甩轆」記錄,又添一筆。 其實,這類網上登記系統大塞車的事故,以往已發生過很多次,為甚麼特區政府沒有汲取教訓,做好準確計算及加大系統的容量?難度在這抗疫骨節眼上,特區政府仍然低估市民對疫苗的需求?沒想過「會有那麼多人想打疫苗」?若真是這樣,那相關官員就相當離地了。 常常說香港要做智慧城市,今時今日,政府要引導市民學習運用科技抗疫,恰巧「安心出行」及疫苗接種計劃網上預約系統都是創科局的傑作,卻無差異地先後「甩轆」,市民會問,你在搞甚麼?
讓港台回歸《約章》  
  文章  
新年流流,特區政府平地一聲雷,突然於年初八(2月19日)公布《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對港台的編輯管理、人員管理及制度缺失等問題嚴正批評,加上廣播處長梁家榮提早解約離任,讓港台再度進入大家的視線。事實上,港台同時作為政府部門及公共廣播機構,一直以「新聞自由」、「編輯自主」作盾牌,惟隨著社會越發撕裂、兩極,港台亦難以獨善其身,近年屢陷政治漩渦,某些報道、節目的立場及處理手法惹人質疑,港台究竟有沒有做到《香港電台約章》列明的「公共目的及使命」,即── (i) 提供準確而持平的新聞報道、資訊、觀點及分析;(ii) 增加市民對「一國兩制」及其在香港實施情況的認識;以及(iii) 提供讓市民了解社會和國家的節目,培養市民對公民及國民身份的認同感──頓成疑問,要求整頓港台之聲不絕。 近年,港台節目越來越惹火,例如《頭條新聞》、《左右紅藍錄》先後遭投訴,廣管局數次裁定投訴成立,發出「警告」甚至「嚴重警告」,通常「出事集數」下架了事,《頭條新聞》最終停播,卻未能改變港台的整體作風。近期例子是特區政府局部圍封油麻地進行強制檢測,港台以一張倒轉了的罐頭相指政府沒有提供罐頭刀,居民得物無所食。當有人質疑記者是否刻意把罐頭倒轉以遮掩易拉環,港台卻發聲明堅稱報道是事實陳述,更指別人抹黑,態度強硬。 《檢討報告》亦指出港台的人事編制、人力資源運用大有問題,例如全職員工400人,但外判人員達1,800人,外判工種達76種,而且包括理應負責為節目方針把關的監製等重要職位,編制之龐大及重疊叫人咋舌,反映港台已成不受監管的政府部門,千頭萬緒,要改革談何容易,阻力極大。 接任廣播處長一職的是現職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的李百全,由政務官空降廣播處長已非首次,十年前鄧忍光上任,迎接他的是黑衣黑地氈、「踢走AO、反空降、保自主、不做官媒」等口號,今日社會的撕裂程度比十年前更加惡劣,李百全上任將有甚麼「迎接」他?他能否順利開藥,從內到外打通港台經脈,使之回歸《香港電台約章》的初心,達成其「公共目的及使命」?李百全這一硬仗,任重道遠。
引進海外醫生大有可為  
  文章  
行政長官在久違了的立法會答問會(2月4日)中,表示將推動五項立法建議,包括禁止發放虛假消息及起底刑事化、引進海外醫生、落實區議員宣誓、實施劏房租管及加強舊式樓宇消防安全等。五項建議包括政治民生,都是社會長久渴望特區政府出手解決的問題,畢竟,香港的「大山」很多,「平地」太少,移走這些人為「大山」是特區政府的責任,亦是市民的期望。 在這五大建議中,禁止發放虛假消息及起底刑事化至為重要。港人向來重視私隱保障,惟自黑暴至今,大量警員、法官、公職人員及市民遭起底甚至恐嚇,情況非常嚴重,市民深感不安。有意見質疑是否因為警員遭起底因此才要立法,難度「黃人」就沒有被起底嗎?我認為說對了,正正因為黃黃藍藍的不同政見人士都會被起底,反映問題有多嚴重,而法律的保障是一視同仁的,特區政府有必要盡快立法,保障每一位市民免受起底威脅。 香港另一個深層次問題是醫生不足,衍生不同程度的醫療問題。特區政府不是第一次提出放寬海外醫生的註冊機制,引進海外醫生,增加醫生人手,紓緩壓力,可是每次提出都被既得利益階層及反對派推倒,反對派陰謀論指特區政府要引入內地醫生,根本是為反中而反對。 特區政府建議在海外認可醫學院畢業的港人,在當地註冊及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五年,便可在香港註冊,不用再考執業試。方案有兩大重點,一是海外醫生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二是免試。第一點已經打臉反對派。至於第二點,一直也有海外醫生反映,要求已有多年實際工作經驗的醫生重新考執業試才能在港執業,是本末倒置,大大減低他們的來港意欲,無助增加醫生人手。 此外,有反對聲音質疑海外醫生能否融合本地醫療架構、能否和本地醫生好好合作,甚至質疑他們最終會流向私營醫療市場等等,這些都是謬論。首先,醫療團隊的合作講究專業磨合,而非本地或海外醫生的身份。再者,若真有大量醫生流向私營醫療市場,私營市場會迎向飽和,屆時市民需付的醫療費用便會降低,公營醫生也會三思再定去留。 這一次,我期望特區政府拿出堅定的意志推行計劃,不要因為反對聲音「大聲」便跪低,損失的仍是香港市民。

關於我們

現任新民黨常務副主席,前保安局局長。


Copyrights NPP. All Right Reserved.

聯絡我們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9號中國海外大廈11樓D-F室
+852-3100-0079
info@npp.org.hk
地區辦事處及更多資訊

網頁導航

首頁

認識黎棟國

文章

新民黨網站

葉劉淑儀網站

容海恩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