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廂,西方智庫基於其意識形態,大力貶低香港的經濟及政治自由度的評分。這邊廂,香港則在享譽餐飲業的榜單上揚威。在「亞洲50 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的2021 年排名榜上,香港分別奪得最佳及最多上榜餐廳。有餐飲業專家指出,「亞洲50最佳餐廳」的評級比「米芝蓮」更享負盛名,地位更高。過往,有香港餐廳、食肆在「米芝蓮」摘星或上榜後遭瘋狂加租,最終被迫搬遷甚至結業,因此「米芝蓮」被譏為「死亡之吻」。
相比去年只有8 間餐廳上榜,香港今年更進一步,在「亞洲50 最佳餐廳」中佔了11 間,大班樓更登上榜首。上榜的香港餐廳當中,有大家十分熟悉的四季酒店法國餐廳Caprice 及中菜廳龍景軒、曾因疫情而關閉的意大利餐廳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位於置地文華的Amber、著名法國餐廳 Belon、由曾在藝人謝霆鋒主持的飲食競技節目《名廚爭鋒》中擔當評判的 David Lai 主理的Neighborhood、由另一本地名廚Vicky Cheng 開設的VEA 及著名粵式酒家家全七福等,反映香港的高級餐飲業享譽國際。
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來港的遊客大減,但在如此艱難的情况下,香港的餐廳食肆孜孜不倦,不斷提高水平,排名不跌反升。由此可見,香港除了有高水平的廚師及優質的餐飲服務外,更有很多「識飲識食」的顧客。這條榜單不涉政治,顯示香港餐廳的真正實力,對香港旅遊的復蘇十分重要。以郵輪業為例,香港是多條行線的母港,只要有馳名的餐廳,遊客會早到或多留幾天,品嘗美食。我個人也有類似的旅遊經驗。
與新加坡的8 間及日本東京、大阪和福岡共9 間上榜餐廳相比,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有11 間餐廳上榜,而且奪冠,實在值得驕傲。我相信上榜餐廳會和餐飲業界攜手努力,繼續提升實力,為香港的經濟復蘇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