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香港已回歸祖國25周年,在這四分之一世紀裏,「一國兩制」整體成功落實,香港維持單獨的經濟、金融、稅務、司法等制度,資本主義社會和港人生活方式基本不變。然而,25年下來,香港的確累積了一些深層次問題有待破解,包括土地房屋嚴重短缺,房價過高,20多萬人擠住劏房,還有產業結構過窄,經濟增長放緩,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等等,這些都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需要直面及處理的。縱使如此,我認為在香港回歸25周年的這一刻,大家應一起展望香港下一個25年,香港的未來將會一片光明。
首先,中央政府為香港制定香港國安法,撥亂反正,保障了社會秩序及公共安全;完善選舉制度保障了政治安全,香港順利舉行了選舉委員會、立法會及行政長官選舉等三場重要選舉,立法會恢復秩序及提高效率,香港得以體現「愛國者治港」,邁向良政善治,讓港人受惠。
在政治安全的基礎上,香港要開創下一個25年的光輝未來,特區政府必須具備前瞻性的目光,特別要在經濟發展、創新科技這兩大範疇加倍努力。
必須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第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構「雙城三圈」的概念,能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香港帶來的機遇,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必須好好把握,特區政府必須好好推進。
「北部都會區」指整個元朗、天水圍、粉嶺/上水,以及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當中有些項目已在進行中,例如擴展古洞北新發展區至馬草壟、擴展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至流浮山及尖鼻咀,特區政府正在進行收地等工作;新鐵路項目北環線亦已定了走線。另外就是擴容提升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至佔地1,100公頃的新田科技城,以和深圳合作發展創科,構建「雙城三圈」中的「深圳灣優質發展圈」和「港深緊密互動圈」,加上發展與沙頭角接軌的「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這個第三圈,特區政府必須抓緊進度,提速推進,加快融入大灣區的發展。
重視創科 強調「香港創造」
第三,特區政府要加倍重視及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不能再蹉跎下去。正如陳祖恒議員在其「制訂全盤工業藍圖,推動香港工業發展」的議案指出的,「特區政府必須抓緊機遇,推動科研及工業技術融合,加快建立人才庫及推動官、產、學、研合作,將科研成果商品化」,進一步優化 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至 Made by Hong Kong(香港創造),對此我十分認同。
其實早在回歸前已有不少相關研究及倡議,例如已故中大校長高琨教授及楊綱凱教授兩位物理學家,早於1991年已出版研究著作《Technology Road Maps for Hong Kong - An In-depth Study of Four Technology Areas》,當時他們已認為香港很有創科條件,建議香港發展資訊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科技及環保科技,可惜政府一直沒跟進。
1995年,我出任工業署署長後,亦委託了麻省理工大學的Industrial Performance Center ,研究香港作為供應鏈樞紐,如何運用創新科技提升製造業,如何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促進創新產業的發展,當時的研究領域包括紡織與服裝、電子業、資訊科技及生物科技等等,研究著作《Made by Hong Kong》於1997年出刊,可惜政府仍是沒跟進。
回歸後,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7年進行政府改組,把「工商及科技局」改名為「商務及經濟局」,即是把負責經濟發展的決策局去工業化、去科技化,只依賴金融業及旅遊業來支撐經濟發展,直至梁振英出任行政長官才終於在2015年設立「創新及科技局」,可惜為時已晚,香港在創科發展方面已浪費了很多年,遠遠落後於內地城市。
來到今天,香港要吸引全球創科專才、成為創新科技中心,除了投放資源,更要具策略地聚焦發展。我認為應發展適合香港的高端產業、先進的製造業而非傳統製造業。因此,新一屆政府架構改組把「創新及科技局」改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是非常與時並進的做法。
年輕人將有更好出路
總結而言,我相信香港在國家全力支持下,把握新田科技城項目的機遇,搞好經濟與創科,好好融入大灣局發展,年輕人將有更好的出路,一起開創香港的下一個25年。